秦简官箴文献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王家台秦简《政事之常》、北大秦简《从政之经》为研究对象。内容主要分为秦简官箴文献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意义、竹简形制内容的比较、简文思想内容与传世文献所反映秦社会一般思想的关系、简文“学派”属性的判定四章,以及附录一中的官箴文献释文补正,共五个部分。  就竹简的形制、内容相比较而言,廖继红曾在《<为吏治官及黔首>文献学研究》一文将《为吏之道》和《为吏治官及黔首》进行了比较,但是并不十分完善。尤其是没有结合《政事之常》《从政之经》的发掘报告来比较。本文对上述四种文献的形制、抄写格式、所用符号等做了全面的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四种文献存在诸多的差异。  就简文的思想内容与传世文献所反映秦社会一般思想的关系而言,我们首先分析了传世文献所反映秦社会的一般思想,然後分析了简文所反映秦社会的一般思想,最後认为简文所反映的思想与传世文献所反映秦社会的一般思想基本相同。  就简文的“学派”属性而言,目前许多学者因为《为吏之道》中的某些语句与先秦诸子有关,并且认为这些语句就是先秦某一派的思想。我们认为《为吏之道》《为吏治官及黔首》中所谓的“诸子思想”,其实是先秦社会的共识思想,即章学诚在《文史通义》里面所说的“言公”,不能以“学派”归纳之。  就释文整理而言,虽然有许多学者已对其进行了补正,但是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如《为吏治官及黔首》中的“当毛缮治”“官赢不备”“毋朵不年别”等条就缺乏合理的解释。所以,本文对这些意义不明且缺乏合理解释的语句,给予了自己的观点。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对文学作品的改编一直是电影创作的一个重要选择。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从文学中吸取养分而不断壮大。近两年来,虽然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越来越多,但改编的质量却没有与改编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