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色旅游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专项特色旅游活动形式和产品类型。作为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革命活动历史遗迹和精神瑰宝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产品,红色旅游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拓展旅游业发展的新增长空间,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社会效益及政治影响驱动,高层推进,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并带动建筑、商贸、交通、电信、加工业和农业等诸多关联产业发展。2003年,全国主要红色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约1亿人次,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约200亿元。红色旅游步入了一个共同关注、新兴发展的阶段。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面临国内红色旅游热,各地纷纷一哄而上投入红色旅游开发、建设,以致低层次开发较严重,忽视红色旅游的本质属性及可持续发展,形成自发的点状发展态势;由于各地政府在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行政干预过强,市场运作低效:甚而某些地区的红色旅游仍停留在行政事业接待型阶段,一定程度上为公费旅游培植了土壤。 近来国内政府、业界、学术领域对红色旅游的研究逐渐重视,但面对这一新兴事物蓬勃发展的实际,理论研究的滞后与单薄突显了出来。 本论文依据产品周期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市场细分营销理论等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研究: ——红色旅游的相关理论研究。对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红色旅游的涵义、红色资源类型特征、红色旅游的规律功能进行了梳理、辨析和界定;红色旅游是建立在红色资源基础上的“精神文化旅游产品”,其依托的红色资源是指“五四”运动以来80多年的革命历程中,主要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之前,领导广大人民所进行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抗同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所形成的重要革命纪念地、纪念物等历史遗迹和精神瑰宝;红色旅游伴随着有组织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开展产生、形成,并随之不断推进逐渐由事业接待型转变为旅游产业型,由单一的政治教育模式转变为市场经营模式。 ——红色旅游发展和布局研究。在分析国内红色旅游发展态势基础上,提出红色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结构模型,阐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中国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布局分析、区域发展比较、井冈山、延安等典型案例研究,探索红色旅游发展的主题区块模式、区域差异模式及产品开发模式。 ——案例研究。以上海为实证案例,通过对上海红色旅游的发展地位、现状、竞争条件分析,提出上海都市型红色旅游发展的目标及对策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