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D问题困难原因及促进效应的实验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ouy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onty Hall Dilemma(MHD)问题是一个极端困难的条件概率问题,第一次是出现在Parade杂志(1990,9)的Marilyn Vos Savant的专栏中,曾引起了很多争论。约90%的人,其中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MHD问题(也称为三门问题)是“认知错觉”的一个经典例子,自从提出以来一直受到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研究者采取各种实验方法试图来提高其推理的正确率,说明其困难的原因。目前主要存在自然频率观,心理模型理论,因果推理的冲突原则以及“少即是多”效应等观点。本文设计了两个实验来研究MHD问题的困难原因及其促进效应。实验一通过引导被试采取分阶段、分集合的方式来表征三门问题的一个类似问题,促进更多的被试理解问题的内在关系,从而正确解决问题。并且对迁移问题的解决也有很好的促进效应。实验二中,将Tubau(2003)研究中的对手情景,即两个人玩扑克牌的游戏进行变换,加入第三个人来打开一张不是A的牌,以保证给予对手双方的信息量是一样的。这样的操作会使较少的被试能正确地解决问题。说明两个对手之间所掌握的信息量不同是影响竞争条件下实验结果的因素之一。 本研究选取了重庆大学本科生作为被试,得到如下结论: (1) 引导被试从整体结构上分阶段、分集合的表征问题,确实改善了三门问题的解决。 (2) 对复杂的生活问题的解决没有得到很好的迁移效果,被试成绩没有显著地提高。 (3) 在Tubau(2003)对手情景实验中,信息量确实是影响人们正确解决三门问题结果的一个因素。 (4) 以对手情景的形式来呈现MHD问题,促进了人们对三门问题概率关系的正确理解。
其他文献
本论文采取问卷调查法,选取本溪市本钢技校的398名学生作为被试。以田纳西自我概念问卷(TSC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调查工具,分析讨论了现实条件下技校学生自我概念及其与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学教学法实验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的开展,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成效毋庸置疑,但在改革和实验过程中,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涌现出来,机械模
人文精神是一个语义十分丰富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颇多。在对人文精神内涵的定位上,笔者站在其文化基础的角度上,分别就国内学术界的两大类观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而明确表示赞同
定向运动是融健身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国防教育性于一体的一项体力与智力并重的体育项目。定向运动的开始,距今已有百年历史。这一项目已风靡欧洲、澳洲和北美地区,世界关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