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学者诺尔·纽曼(Noelle—Neuman)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经典的传播理论之一。该理论强调主要三个关键概念:“意见气候”(The climate of opinion)"、“被孤立的恐惧”(The fear of isolation)、“准感官统计”(Quasi-statistical sense)。“意见气候”显示自己所在的周围环境中对有关话题的意见气氛;“被孤立的恐惧”显示个人会因为害怕被孤立而改变自己的行动;最后“准统计器官”意味着人都能够估计在公共场合上反对他们意见的对方实力。他们都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并纳入自己的观点和知识中。同时,这一理论还揭示了“中坚分子(Hardcore)”和“前卫派(Avant-garde)"概念,即一些人为自己的自信付出代价,他们试图强烈反抗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并为了坚持他们的方式直面与他们的意见不一致的任何人。因此,他们比大多数人更愿意站在弱势的意见立场。估计在任何社会,他们受到沉默过程的影响很小。随着网络交往环境的形成,个人态度与意见表达不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的分布,而是呈现出多数与少数之间的双向互动,匿名的网络交往不同于以往面对面的交往以及传统媒体下的交往,呈现出个人态度与意见表达的多种可能性。这样一来,经典的“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诠释力变得十分有限。那么,是“沉默的螺旋”理论过时了,还是应该面对新的网络交往环境重新修正了这一理论,提升其诠释力?本文认为,“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核心概念(诸如害怕孤立、意见气候、准感官统计、中坚分子、前卫派等)并未过时,只是其中的内涵发生了改变,注入了新的交往内容,需要根据新的交往环境进行观察、测验并加以修正。网络交往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人们对这一现象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网络存在虚拟成分,但并非绝对的虚拟,网络也有真实的成分,其根本原因在于各种匿名面具的背后毕竟还是一个个真实世界中的人;一是坚信现在的互联网是个开放的、参与性十分强的世界。任何人在互联网上一律平等,最突出的是在网络论坛中,所有访问者都能在上面发布自己的消息和对事物的看法。由于互联网传播活动的传者和受者都具有很大程度的匿名性,网络用户之间很难形成亲密的关系,所以许多传播应该被视作公开的意见表达。网络的这种匿名性使人获得了一种安全感,从而进一步鼓励了公众在网上发言。因此,与该理论的核心概念相反出现反抗多数的少数“中坚分子”和“前卫派”的可能性非常大。本研究主要针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缺陷进行研究。第一,过去有关该理论的研究只能解释多数和少数之间单向的部分(多数表达、少数沉默),反倒不能解释两个集体之间的双向的部分(多数表达或沉默、少数表达或沉默)。而且不能解释多数和少数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二,该理论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离线上的人们意见”,但是以“问卷调查”做研究不能明确地解释“沉默的的螺旋”现象。因此,本研究通过“内容分析”收集了“在线上的人们意见”。第三,过去,这一理论以“政治、选举实例“为主选择了相关的的研究话题,本研究选择了在社会上最受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注意观察日常交往状态下的个人态度与意见表达。研究结果显示出: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占优势的是多数意见,还是占劣势的少数意见都显示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表达各自意见的趋势。虽然他们都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但还是克服对方的压力或载不承认对方的心理状态下保持公开的表达自己的意见。第二,多数和少数相互带来正(+)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因素的程度越大,另外的因素也越大。在各个研究实例中,两个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比其他所有研究实例的因素关系明显更密切。第三,在各个研究实例中的多数意见和少数意见显示相似的形态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两个集体之间显示支持自己意见的程度的差异,但是双方都一样呈现“顺应-反抗模式”的“V型”、“W型”其中一个类型的“顺贞应”或“反抗”的形态。基本来说,在“优势型(多数与少数比率显示约60%比40%)”中的意见分布显示“V型”、在“冲突型”(约50%比50%)和在“极优势型”(约70%以上比30%以下)的的多数意见显示“W型”的可能性很大。原有“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核心概念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因周围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导致该理论的说服力越来越变小了。此研究还应考虑少数群体的表达、多数和少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媒介影响力的变化等,才能得出有关个人表达意见行为的研究结果。在有关“沉默的螺旋”理论研究中,预测“中坚分子”和“前卫派”概念比其它因素更为重要。本研究得出的研究结果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对原有“沉默的螺旋”模式改进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新的“顺应-反抗”模式,该模式是通过观察人们在网络上表达意见的的趋向后得出的结果。但是还没有在离线状态下测验过该模式的使用可能性。本研究的的研究实例都来自于在韩国发生的社会热点话题,所以,关于是否能应用于其他国家离线和在线上个体的意见表达行为,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只有进一步把本研:究延伸于不同国家、集体、文化等跨文化研究方面,才能得到真正普遍化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