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宾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dou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喻研究是当今认知语言学的焦点之一。国内外学者对转喻及语法转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人们对转喻的认识也从一种修辞手段转变为人们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一种体现。语法转喻就是在以句子为单位的转喻研究。在国内,沈家煊(1999)最早提出“语法转喻(grammatical metonymy)”这一术语。在国外,Ruiz de Mendoza&Pére(z2001)、Ruiz de Mendoza&Otal(2002)、Ruiz de Mendoza&Pe a(2007)等对语法转喻进行了研究。动宾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中,对“吃加宾语”的动宾结构尤其是“吃食堂”的研究有不少成果。多数学者,如任鹰(2005),杨琴(2007),杨成虎(2011)认为这是语法转喻的体现。本研究从认知操作过程的经济性对英汉饮食类动词的动宾结构的语法转喻进行研究。理论框架是杨成虎(2011)提出的三角模型理论。本文在分析所收集到的出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CCL)、《英汉大词典》、有道词典和网页等来源的语料的基础上,在杨成虎(2011)的三角模型理论上,根据认知操作过程的复杂程度,将英汉饮食类动词的动宾结构分为正常搭配,超常搭配和转喻的转移,并对其动因进行到何种程度而转喻发生变化进行分析。本研究试图回答三个问题:一、动宾结构的正常搭配如何转变为超常搭配和转喻的转移;二、经济原则在认知过程中如何体现;三、语法转喻如何在“饮食类动词+宾语”的结构中体现。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了本文研究拟研究的主要问题,并对动宾结构的语法转喻的特征做了初步探索。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综述国内外转喻、语法转喻以及动宾结构的研究成果,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提出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第三部分是理论框架,包括语法转喻的模型,尤其是三角模型理论。并在最后提出为了经济性转喻模型中转喻将发生转移。第四部分,在三角模型中,对英汉语饮食类动词动宾结构进行分类和认知操作分析。第五部分为结语,包括研究发现和以后研究的建议。研究发现,在第一类正常搭配转喻中,宾语都是可吃的或者可喝的,语义冲突较小或几乎不被察觉,动词作为触体(trigger)能通过作为始源(source)的宾语找到目标(target)。在第二类超常搭配中,宾语是不可吃或者不可喝的,语义冲突明显,但是通过较为复杂的过程,作为动词的触体还是可以从作为始源的名词找到目标。在第三类转喻的转移中,名词也是不可吃或者不可喝的,并且当动词作为trigger时,通过始源找不到目标或者找到了很多目标,却无法确定是哪个。这个时候,触体由动词转移到名词,当以宾语作为触体而动词作为始源的时候能够找到目标,此时三角模型也发生了变形。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正交设计和体外实验的方法评价血液灌流清除毒死蜱及其代谢产物的效果。[方法]建立体外模拟血液灌流的实验模型。通过正交实验设计探索血药浓度、血液灌流速度、吸
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总体感知和看法,是品牌资产的关键驱动要素。品牌识别是企业试图达到的品牌的预期状态,是品牌形象建设的基准。传统的品牌形象模型是从品牌形象和品
可钻泵送桥塞是非常规油气资源水平井分段完井的关键工具。通过调研国内外页岩气完井及桥塞技术现状,研究了由2组锚定机构、多级肩保的楔形胶筒、外置式自锁机构以及啮合型防
本论文涉及的内容是工程机械液压管件的生产计划编制和调度的设计。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高效的生产方式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作为工程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液压
在今年的APEC领导人会议以前,并没有很多人了解中国三大锦之一的“宋锦”和它的发展史。而如今,经历了“新中装”的火爆,第一个民间的宋锦文化园在苏州诞生。2014年12月27日,
由于振动控制能够很好地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所以其在结构的抗震设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滞变型阻尼器就是其中的一类,它利用塑性金属材料的滞变来耗散能量,这种类型的阻尼器与
分布式发电作为一种新型发电技术,通过分散构建小型或微型发电系统,为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天然气,氢气等环境友好型能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技术手段
随着云计算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这种按需使用的服务模式解决业务难题。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帮助用户管理基础设施资源以及调度用户任务运行。调度问题一直是资源管理中的热
目前,城市范围内的大气污染问题以及全球范围内的CO2排放等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汽车能源消耗是造成大气污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石油压力的主要原因。目前在世
以蒸发式冷凝器工程应用为前提,同时把握国内外目前研究的水平和高度,从理论研究、实验研究、系统优化与技术创新等方面着手,对蒸发式冷凝器进行性能分析,以达到提高系统换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