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条件的日益改善,人口寿命不断延长,老龄人口急剧增加,养老问题接踵而至。作为较全国提早10年、15年进入老龄化、高龄化社会的沈阳市,每5人中就有1名是老人。一方面,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加之年轻一代就业结构发生变化,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另一方面,机构养老因其特有的“住院式”、“隔离式”特点,难以满足老年人心理、精神的慰藉需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产业化道路、市场化运作、商业化管理不仅有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缓解政府财政负担,还可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当前沈阳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经营存在诸多问题。归结原因有:政府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导、监督检查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企业养老服务内容的单一性、工作人员的非专业性、服务标准的非完善性,加之社区组织资源闲置、社区志愿者服务性较差及老年人养老支付能力不足等。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地区和国内发达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经验,总结出对沈阳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启示,从政府、企业、社区、民众四重主体出发提出各自相应对策:首先政府方面要加大养老监督检查、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并建立相关激励机制、实施产业培训指导;企业方面则要开拓服务项目,提升人员专业素养,完善服务标准并加大评估检查;社区组织要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其辅助协调的作用,提供必要支持;社区志愿者开启“时间储蓄”,社区老年人积极参与再就业,保障养老支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