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和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两种常见的情感类精神疾病。两种疾病都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致残致死率,自杀死亡率更是远远高于正常人。两种疾病均会造成患者严重的情感,认知以及社会功能损害,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BD和MDD虽然在诊断上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在抑郁发作阶段两者症状几乎相同。BD首次发病为抑郁发作的患者有极大概率被误诊为MDD。但因为BD和MDD在临床药物治疗上的原则完全不同,误诊常导致BD患者前期治疗无效或者快速转变为躁狂/轻躁狂发作,使病情复杂,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并使患者产生额外的疾病负担,严重影响预后。因此,早期准确鉴别抑郁发作阶段的BD(Bipolar Disorder in Depressive episode,BDD)和MDD对临床有效诊疗,减少患者疾病负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精神疾病的诊断和分类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学。仅仅依靠症状学来区分BDD和MDD十分困难。许多研究试图从不同角度对BDD和MDD进行鉴别,神经影像学研究是其中之一。磁共振成像(Magnetice Resonace Imaging,MRI)技术是最近几十年里热门的精神疾病神经影像学研究方法,因其无创、无辐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较高、可以在体检测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等优势,应用日益广泛。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其中比较成熟的白质纤维束检测方法,在精神疾病的脑白质研究中应用广泛。大脑的功能执行往往依赖于多个脑区之间的协同交互作用,精神疾病的病理基础往往不局限于单一脑区。以往的研究表明,精神疾病的大脑损害涉及到广泛的皮质区域,包括额叶、颞叶、顶叶、枕叶以及部分皮下核团,说明研究精神疾病大脑单一脑区的损害不足以揭示疾病的发病基础。因此,在网络层面上进行精神疾病的脑功能和结构研究是未来研究的必然趋势。在当前的研究技术下,我们已经可以通过将DTI技术和计算机结合的方式进行脑白质网络水平的研究。目前,已有的白质网络研究比较了BD或MDD患者与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之间网络拓扑属性的差异。目前的研究不多,部分研究发现了BD和MDD患者在白质网络效率和节点属性上与HC存在差异,差异节点包括额叶,颞叶,顶叶和皮下核团等,不同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同时也有研究并未发现患者与HC之间存在白质网络属性的差异。经检索尚未发现将BD和MDD患者进行直接比较的研究,但直接比较BDD和MDD以寻找能够区分二者的影像学标记显然具有更重要的科研和临床价值。因此,本研究将运用DTI技术构建白质脑网络,首次比较BDD、MDD患者和HC在白质脑网络方面的差异。通过网络分析的方法,以期找到能够鉴别BDD和MDD的影像学指标。经检索,目前国内外暂无相同的研究发表。研究方法:收集符合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重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以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HC,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被试进行基本信息的收集,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杨氏躁狂量表进行临床测评。随后对被试进行磁共振扫描,包括DTI和结构磁共振。在入组实验完成后,我们每隔3个月会与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判断是否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的迹象。如怀疑有或确实符合标准,则立即建议患者来精神科就诊,如果符合BD I型或II型诊断,则归为BDD组;经过2年8次的随访,再次随访后仅符合MDD诊断标准,且无符合其他精神障碍的诊断,则归为MDD组;如随访期间发现患者有其他精神障碍的可能,则建议其来精神科就诊,若能除外其他精神疾病,则继续随访,若不能除外其他精神疾病,则放弃入组;失访的患者自动放弃入组。本研究最终纳入了130名被试,其中包括21名BDD患者,40名MDD患者和69名HC。本研究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事后检验、非参数检验等方法比较BDD、MDD和HC组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的差异性。用PANDA软件对DTI数据进行预处理并构建白质网络,并运用GRETNA软件进行拓扑系数的计算。使用SPSS软件对白质网络的拓扑系数进行方差分析和事后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选择的网络拓扑系数包括网络全局效率、网络局部效率和小世界系数;节点拓扑系数包括节点中心度和节点效率。通过方差分析得到具有显著差异的网络和节点拓扑系数后,使用SPSS软件,分别在BDD和MDD组,对方差分析有显著组间差异的拓扑系数和各临床量表分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网络拓扑系数的比较:三组被试网络全局效率、网络局部效率和小世界性上没有显著差异,但BDD组的标准网络最短路径长度显著增加。(2)节点拓扑系数的比较:三组被试在右侧岛叶、右侧楔叶、右侧楔前叶、右侧颞横回和右侧颞上回的节点效率存在显著差异。除了右侧颞上回区域,BDD与MDD组在以上脑区均表现出显著差异,BDD组节点效率显著低于MDD组。三组被试在左侧顶下缘角回,双侧楔前叶,右侧颞上回和左侧颞中回的节点中心度存在显著差异。MDD组在左侧顶下缘角回的节点中心度显著低于其余两组。BDD组在双侧楔前叶和右侧颞上回的节点中心度显著低于MDD组。(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BDD组的右侧岛叶节点效率与HAMD-17量表的精神性焦虑因子分呈显著的负相关(P=0.005,R=-0.601)。结论:本研究表明,BDD与MDD的脑白质网络存在显著差异,且BDD的白质网络可能更不稳定。通过节点属性的比较,我们发现右侧颞上回的白质改变可能是BDD和MDD共同的发病机制。顶下缘角回可能是MDD特有的损害区域。而岛叶是BDD特有的与焦虑症状相关的脑区。顶下缘角回、楔叶、楔前叶和岛叶脑区可能是用来鉴别BDD和MDD的关键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