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差比句习得研究及偏误分析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jiawen84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差比句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语法点,作为常用句式的一种,差比句因为句式种类多,本体研究仍存在一些分歧,这增加了差比句对外汉语教学的难度。国内外学者对差比句的本体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差比句研究却较少。本文以“HSK动态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对留学生差比句的习得过程、偏误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文本以本体研究为基础,在对比分析留学生差比句的语料基础上,通过数据统计、图表展示等方法,探讨差比句的二语习得、偏误类型分析、偏误原因和对外汉语教学策略等问题。通过对留学生差比句使用频率、偏误率以及偏误使用相对频率进行分析,发现留学生在习得差比句时存在一定的习得难度。以具体偏误实例为依据,依托了差比句的结构将偏误分为比较标记方面的偏误、比较项方面的偏误和结论项方面的偏误;同时依据偏误的类型将偏误分为遗漏、误加、错序、误代和杂糅五种偏误类型。在习得过程研究及偏误分析的基础上,从留学生方面、课堂教学方面和语言认知和语言结构方面对留学生习得差比句原因进行分析。并由此提出差比句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建议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入手,注重易混句法成分的比较分析、针对性练习的设置、对差比句分等级教学等,同时依托于语际对比教学、语感教学以及纠错教学,开展留学生差比句的教学。
其他文献
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许多大学新生容易出现生活、学习、心理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不适应。因此,关注大学新生的心理状态,加大新生入学教育的力度,引导新生以积极心态去
从地区/国家间的对比、矿种间的对比、阶段性的对比等角度分析了世界矿产勘查投资的态势,介绍了2006年世界找矿的重大发现,并从物探、化探、遥感、数据信息处理技术等角度介绍了
Java作为程序设计语言,可以用其来进行跨平台应用软件的撰写,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Java是指Java程序设计语言和Java平台。由于Java技术不仅具有非常好的通用性和高效性,而且
吴熙载教授生平简介吴熙载教授1916年9月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1941年9月于武汉大学生物系毕业留校任教,1954年至1956年,受国家委派,于原苏联莫斯科大学学习.1997年2月3日因病逝世.吴熙载教授生前原为湖北省政
在聚乙烯护套料炭黑含量试验过程中发现有异常残留物,对异常黑色残留物进行了成分分析以及实验方法的确认,都没有找到原因。最后通过与护套料生产单位技术人员的沟通,结合炭
综述了交流电机调速系统的发展及电力电子技术对其发展的推动作用,并论述了交流调速对电力电子技术的要求及反作用,对两者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我国目前在水环境管理上关注的是末端治理,实行的是有限制的允许排放,事实证明这种方式不能使水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按循环经济的模式使用水资源,不但要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