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务院下放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审批权,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地铁建设脚步加快,与此同时,城市的地铁企业对城市轨道交通人才的急需刺激了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对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的培养,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正是针对地铁企业岗位针对性强、培养效率高、培训周期短、培养数量多的人才需求特点而产生。本文将理论分析和实例分析相结合,以实用主义理论、合作主义理论为基石,分析了当前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培养主体的开放性、人才培养利益的一致性、人才培养对象的针对性、人才评价标准角度的复杂性四个特点,梳理出了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比较典型的五个问题:一是人才培养观念落后,二是师资不足,三是缺乏管理的方法和力度,四是重技术教育轻素质教育,五是学生综合能力弱,知识面窄。通过对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分析,结合实用主义理论和合作主要理论,归纳出了影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成效的三个因素,一是特色定位问题,二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三是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在调查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意见和建议:一是要树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二是要畅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学校和企业的运行机制,三是要把住“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招生关和就业关,四是要坚守高等教育的理想,确保学生的素质。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选择和聚焦了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这类热门高职院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研究内容,缩小了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领域,针对性和现实性强,另一个就是本文的调查研究中,引入了第三方企业的评价,将学校师生的访谈调查与企业的问卷调查相结合,多维度多视角研究提高了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