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糖基化可影响蛋白质的稳定性、定位以及蛋白的分泌,从而在细胞功能中起重要作用。病原菌的蛋白往往需要糖基化使分泌到胞外而与植物受体蛋白起作用的激发子和其它致病因子。蛋白的糖基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一系列的酶参与。寡糖转移酶是真核生物N-连接糖基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酶之一,其可将寡糖核心转移到内质网上新合成的多肽的Asn残基上,形成糖蛋白前体。此外,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是引起水稻等单子叶植物重要病害稻瘟病的病原菌,也是研究植物病原真菌致病分子基理的重要模式生物。本研究对稻瘟病菌MGG03687.6基因编码的假想蛋白MgRpn2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MgRpn2蛋白与已知丝状真菌寡糖转移酶(EC 2.4.1.119)的一个亚单位核糖体结合蛋白Ⅱ(RibophorinⅡ,Rpn2)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用SignalP和TMHMM分析结果表明,其N端有一段信号肽,C端有3段跨膜结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MgRpn2和其他丝状真菌的核糖体结合蛋白Ⅱ以及酿酒酵母的ScSwp1p之间进化距离较近。构建了MGG03687.6基因的敲除载体,获得MGG03687.6基因的四个功能缺失的突变体突变体△M g3687-1、△Mg3687-2、△M g3687-3、△Mg3687-4和2个异位整合突变体Mg03687-1-ec和Mg03687-2-ec。对敲除突变体表型初步分析的结果表明,其分生孢子的萌发率与附着胞的形成率分别在8小时和12小时内相对野生菌GUY11有明显的延迟现象;致病性测定的结果表明敲除突变体与异位整合转化子一样都能使大麦和水稻叶片感病,分别在5天和7天可见到明显的感病病斑,然而在接种未造伤大麦叶片可观察到有明显发病延迟的现象,即光照3天时可观察到未造伤的大麦叶片敲除突变体相对于野生型GUY11无明显病斑。初步推断MgRpn2可能与该菌的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及致病的延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