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前锯肌阻滞用于日间乳腺手术镇痛的效果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_77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与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临床效果的比较,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在日间乳腺手术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间于我院行日间乳腺手术的患者90例,年龄在20~40岁之间,ASA分级为Ⅰ~Ⅱ级,BMI指数在22~27kg/m~2之间。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T(TPVB)组30例,S(SAPB)组30例,C(局麻)组30例。三组患者均静脉泵注负荷剂量右美托米啶0.25μg/kg,于10分钟之内泵注完毕,并以0.05μg/kg的维持剂量持续泵注,于手术结束前15分钟停止泵注。T组患者根据手术部位用0.5%罗哌卡因30ml在超声引导下行手术侧胸椎旁神经阻滞,S组患者根据手术部位用0.5%罗哌卡因30ml在超声引导下行手术侧前锯肌平面阻滞,C组患者由手术大夫用0.5%罗哌卡因30ml于瘤体周围行局部浸润麻醉。记录三组患者局麻药补救的次数;记录三组患者术后1h(T1)、术后2h(T2)、术后4h(T3)、术后6h(T4)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三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实验组神经阻滞操作所用时间。结果: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组T组、S组患者术中麻醉补救次数均显著少于C组(P<0.05),而T组、S组患者术中麻醉补救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T1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组T组、S组患者T2、T3、T4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S组患者T2、T3、T4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P<0.05);C组、S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寒战,恶心呕吐,神经阻滞针穿刺部位肌肉疼痛)明显低于T组(P<0.05),C组、S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患者神经阻滞操作所用时间明显少于T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镇痛效果确切,可以减轻患者术中术后疼痛,减少术中局麻药补救的次数,可以安全用于日间乳腺手术,并且前锯肌平面阻滞技术并发症少,操作用时短,可望成为日间乳腺手术值得推广的麻醉镇痛方案。
其他文献
夏季果树管理的好坏。不但影响当年果树的产量和果实品质,也关系到翌年果树的花芽多少和产量高低。    1 定果 一般每序留单果,果间距20-25厘米,留好果、大果,及时疏除残次果。对小年树、旺树、旺枝可留双果。    2 防病虫 分别在果树落花后10天、麦收前、麦收后、7月、8月各喷药1次。可选用多抗霉素、农抗120、大生M-45、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菌必净等防病药剂:防虫药剂可选用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睛”。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值得回味的。在这一年里,省农业厅的对外开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玉米抽雄前植株各器官中氮素的分配为:籽粒>叶>茎>雌穗,玉米吸收的氮素主要分配到叶和茎中;授粉后籽粒进入灌浆阶段,氮的分配主要转向雌穗,叶和茎中的氮素开始向外转移,流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