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当今的中国城市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空前“忙碌”的时代。这给当今中国的本土建筑师创造了大量展现自我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关于建筑创作思维上的挑战,而关于现代建筑如何实现中国化、本土化的问题,则无疑是这些挑战中最复杂、最敏感和最热门的一个本土化建筑因其显著的多样性和与自然环境、社会因素以及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各国建筑师的广泛关注;而对于中国本土化建筑创作模式的探寻,自从20世纪初现代建筑“登陆”中国的那一刻起,就始终伴随着中国本土建筑师的理论研究和建筑实践。从中国第一代建筑师艰难而卓越的探索,到解放初期的民族形式,再到上世纪80年代后的各种中式建筑,中国本土化建筑创作在走出了简单继承传统民族形式的初级阶段之后,已经开始转向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理念中的哲学思想、空间意识和思维方式等较为深层次精髓的探寻;而在最近20多年时间里,以1978年以后接受高等教育的第四代建筑师为主体的当代中国建筑师群体,则将中国本土化建筑创作推向了一种更加繁荣、复杂和微妙的状态。面对大量境外建筑势力的涌入以及西方建筑思想和建筑创作模式的全面“入侵”,当代中国建筑师自觉的发起了一种之于中国现代建筑创作上的“群体式”突围,而各种贴有中国式“标签”的本土化建筑创作成果则无疑为了他们完成这场突围和彰显自己独特建筑理念的最佳方式和手段。一时间当代中国本土化建筑进入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标签式”创作模式之中,即“不这样做,就不中国”的排他性思维;其本质则是一种“静态”的“相似路径”的表达。据此,本文通过从当代中国本土化建筑创作的表达方式、设计手法和文化意象上的差异等角度对当代中国本土化建筑创作群体及其主要建筑成果的分析、归纳和演绎,在一种全球视野下论证并分析了他们在“排他”过程中在主要建筑思想、表达方式和设计手法上产生这种“相似路径”的性质和根源,最后从这个“群体”中筛选出了应该被提倡的一些在本土化建筑创作上具有示范性的建筑师,并得出当代中国本土化建筑创作模式应该由“排他性”走向“多样性”这一基本观点。本文引入了数学的群论和量子力学理论相关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并将其同文化自主性理论一起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工具,目的是通过不同学科和研究领域之间潜在的普遍联系性发掘出之于现代建筑自身运动发展和建筑创作思维形成过程中的某种批判性规律;而这同时也保证了本人能够以一种更加客观、唯物和辩证的思维和角度进行课题的研究和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