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癫痫是小儿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儿童期发病率很高,严重影响生长发育期患儿的身体健康。目前治疗癫痫主要依靠长期口服抗癫痫药物来控制发作,一般抗癫痫药需服用2~4年。目前对癫痫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控制发作,提高癫痫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是临床医生十分关心的问题。近年来,抗癫痫药与内分泌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丙戊酸钠(ValproicacidVPA)是传统的一线抗癫痫药,对大部分癫痫类型都有效。但长期的临床使用观察到,经丙戊酸钠治疗后女性癫痫患者可出现月经异常、多囊卵巢、高雄激素血症等。癫痫患儿服用丙戊酸钠后的体重增加也很常见,可影响患儿的代谢和内分泌功能,引发其它疾病,导致患儿及家长对药物的依从性下降。目前,国内外对丙戊酸钠如何引起服药患儿内分泌功能紊乱的机制尚未明确,对儿童性激素影响的研究就更少,儿童时期性激素水平有无异常变化,对青春期发育乃至成年以后身体发育是否有影响,目前仍是医学研究的盲点。
正常人体的性成熟依赖于下丘脑-腺垂体-性腺轴的活动,其功能的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即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腺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Gn),性腺分泌性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它们之间存在负反馈机制。健康女性进入青春期后,随着下丘脑对性激素的负反馈作用敏感性逐渐降低,GnRH分泌开始增加,使下丘脑-腺垂体-性腺轴功能活跃,逐渐进入性成熟期。其中腺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主要有FSH、LH等,而性腺分泌的雌激素其主要成分即为E2。通过下丘脑-腺垂体-性腺轴的活动,女性内、外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第2性征出现。
目的:探讨癫痫女性患儿应用丙戊酸钠治疗后性激素有无变化及变化的可能机制,了解药物对机体的影响,做到个体化用药,提高服用抗癫痫药物的依从性,为改善癫痫患儿的生存质量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2004年9月~2005年10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1~10岁的癫痫女性儿童40名。所有病例根据临床表现和常规脑电图或动态脑电图进行诊断和分类。诊断标准依据1983年全国小儿神经会议制定的“小儿癫痫发作形式的分类方法”。经家长同意丙戊酸钠(德巴金糖浆:为杭州赛诺菲民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的进入观察组,发病时间1年以上的14人,1个月至1年18人,1个月以内8人;其中全身性发作21人,部分性发作19人,平均年龄4.92±3.95岁。服药前填写观察表和测身高、体重、血常规、查肝功能并抽取2ml静脉血留测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和睾酮(T)水平。服药方法:每天每公斤体重20~40mg,分两次口服。服药1月及3月时分别测身高、体重,查肝功能,询问服丙戊酸钠期间的不良事件,取2ml静脉血留测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和睾酮(T)。
正常健康对照组20例,为同期本院儿保科健康体检女性儿童,无内分泌疾患及激素类药物接触史,年龄≤3岁6人,4~7岁8人,8~10岁6人,平均年龄5.50±2.95岁。取晨起空腹静脉血2ml离心提取血清留测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和睾酮(T)。
2.雌二醇、促卵泡刺激素、睾酮的测定:均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取晨起空腹静脉血2ml,3500转/分,离心15分钟后取血清,溶血标本剔除,-70℃冰箱保存。E2、FSH、T试剂盒由天津九鼎医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标本上机测定,结果由自动γ-计数仪直接读出结果。严格按产品说明书操作。
结论:
1.1~10岁健康女性儿童的血清睾酮、雌二醇、促卵泡刺激素水平和年龄大小无相关性,此期性激素水平趋于平稳。
2.癫痫女性患儿服用丙戊酸钠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健康儿童比较,睾酮的浓度较正常儿童高;雌二醇浓度较正常儿童高;促卵泡刺激素浓度较正常儿童低,均无统计学意义,不能表明癫痫发作对患儿性激素水平产生影响,需进行长时间、大样本研究。
3.癫痫女性患儿服用丙戊酸钠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血清睾酮水平均显著升高;雌二醇浓度在服药一个月后显著降低,服药三月后有所回升,提示药物对雌二醇的影响有所减轻,但仍低于服药前水平;服用丙戊酸钠1个月及3个月均会引起血清促卵泡刺激素水平的显著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