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半导体行业通过对产业转移承接和吸收,正在实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迭代,2016年IC设计首次超过封测,国内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2017年国内TOP10 IC设计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0亿元,紫光国芯位列11名,营业收入未能进入前10强。提升研发转化效率,控制营业成本都是企业面临的现实难题。本文以上市公司紫光国芯为研究对象,采用哈佛分析框架,从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前景分析等4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在战略分析维度上,本文引入了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法等工具对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自身实力进行研究,分析企业专注于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开发业务的竞争战略。在会计分析维度上,本文重点识别与战略相关的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通过历年纵向和同行横向进行比较,判断会计信息的质量,为财务分析打下基础。在财务分析维度上,本文以2015-2017年财务报告数据为基础,结合趋势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综合分析对企业运行状况进行判断。在前景分析中,本文对半导体行业的未来进行定性预测;同时引入Z-SCORE模型结合定性预测,通过定量的方式对企业的前景进行预测。本文在分析中对紫光国芯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在会计分析中,企业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集成电路行业产品迭代加快,存在存货跌价风险。财务分析中,企业整体营业收入虽较上年同期上涨28%,但是营业净利率由23.69%下降到15.3%,营业成本增长过快,对营业利润造成了冲击。现金比率过高,企业机会成本增大,降低了资金的获利能力。研发投入加大,产品结构逐步优化,但是产品研发转化效率有待提高,优化、定型时间过长,批量生产上市时间不定,无法真正创造营业收入。紫光国芯部分细分市场开拓缓慢,特别是初始盈利能力强的特种集成电路市场近年来增长缓慢。因此,企业应加强与集团的战略协同,提高对营业成本的控制能力;优化研发平台,吸引优秀研发人员加入到研发团队,提高对产品研发上市的控制能力,统筹协调产品上市进度。增强对新生市场的敏感度,提高细分市场的占有率,增加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