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本课题通过研究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中医辨证为正虚邪恋证的患者应用叶玲主任医师自拟的芪黄洗剂坐浴,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手术切口的疼痛情况、创面渗出情况、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等的临床变化,评价芪黄洗剂对于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中医辨证为正虚邪恋证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2.意义:本课题由中医药外治法入手,从中药坐浴出发,总结导师经验,指导临床,为减少肛瘘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本课题通过观察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肛肠科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2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30例,年龄均在18-60岁之间,所有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术后第2天予高锰酸钾坐浴,术后第10天改予芪黄洗剂坐浴,直至创面愈合;对照组则单纯予高锰酸钾坐浴,直至创面愈合;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病程等)和用药前及用药后第3、7、10天两组患者创面疼痛、创面分泌物及创面肉芽积分情况;用药后第7、14天测算创面面积及愈合率;术后第28天观察总体疗效。采用统计学方法,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客观评价。结果:治疗前对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创面疼痛、创面分泌物、创面肉芽、创面面积等进行均衡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分析如下:(1)创面疼痛: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用药前创面疼痛积分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用药后第3天创面疼痛情况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在用药后第3天创面疼痛情况无差异;两组在用药第7、10天创面疼痛情况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从第7天起在缓解术后创面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2)创面分泌物: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用药前创面分泌物积分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后的第3、7、10天创面分泌物情况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在减少创面分泌物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3)创面肉芽: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用药前创面肉芽积分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用药后第3天创面肉芽生长情况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用药后第3天创面肉芽生长无差异;两组在用药第7、10天创面肉芽情况积分进行统计学,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在用药后7天起在促进创面肉芽生长方面优于对照组。(4)创面面积、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愈合率:治疗组用药后创面面积、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愈合率和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在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5)术后第28天总疗效比较:评价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第28天总疗效,对照组创面治愈率平均为86.11%,治疗组为100%,采用秩和检验,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6)创面愈合时间: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即症状、体征均消失,两组创面愈合率均为100%的时间,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25.31±0.67)天;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21.56±0.50)天,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在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7)不良反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结论:通过本课题研究,治疗组比对照组更能有效的减少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表明芪黄洗剂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创面分泌物,缓解术后创面疼痛,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安全性高,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