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出现了很多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们也一直都在不遗余力地为此努力着。如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全国各地纷纷掀起教学改革热潮。由教学大纲改革而来的教学三维目标成为教育工作者们讨论的热点,而其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因其特殊性而成了新课标改革的一大亮点,尤其是关于“价值观该如何教”让很多教师们疑惑不已。那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在教育专家和一些教学一线名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照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结合自身教学实习、实践活动,以及当代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对价值观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初步界定。并进一步对高中历史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整理和归纳,认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可以确定为:树立社会主义理想,塑造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提升审美情趣。同时结合实践提出了适合高中历史教学中价值观教育的一些有效策略:情景式教学;广泛发掘、利用有效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价值观评价多元化。本文还对目前高中历史课程价值观教育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尝试性地提出了改进,以加深对高中历史教学中价值观教育的意义的理解。本文的研究从历史课程中价值观教育的内涵界定入手,进一步阐述其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并结合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运用有效策略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尝试与体验,最终得出以下结论:高中历史课程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对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发展,最终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及现实意义。全文共包括了历史教学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基本内容、目标、原则、现状分析、策略、反思七个部分。对高中历史课程价值观教育体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