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谷穴区去运动传出后运动皮层手区与面区的功能重组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ayy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在病理状况下合谷穴区与面口部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探讨“面口合谷收”的大脑皮层交叉代表可塑性机制,为经络学说及循经远道取穴提供基础。方法:采用经颅磁刺激器,分别在生理状况下和前臂缺血性神经阻滞后给予运动皮层手区和面区阈上刺激,用肌电图仪记录运动皮层手区所支配的第一背侧骨间肌和面区所支配的眼轮匝肌的运动诱发电位,绘制手区和面区的二维图,观察两个运动皮层区域所支配的靶肌肉在缺血性神经阻滞后运动诱发电位变化以及两个区域的分布情况。结果:生理情况下运动皮层手区和面区各有特定范围的分布区域(如图二);刺激手区所诱发的第一骨间背侧肌的运动诱发电位的潜伏期为21.76±0.45ms,波幅为1.26±0.25mV,手区最佳刺激点的阈值为55.83±9.17%,刺激面区所诱发的眼轮匝肌的运动诱发电位的潜伏期为4.28±0.23ms,波幅为0.65±0.25mV,面区阈值为55.0±10.4%;病理情况下,随阻滞时间延长,手区范围逐渐缩小,面区范围逐渐增大,并有向手区扩散趋势(如图四);前臂缺血性神经阻滞后,总阻滞时间为38.61±3.60min,第一骨间背侧肌运动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呈递增趋势,波幅逐渐递减(如图三),波幅和阻滞时间有显著相关性(P<0.01);去阻滞后30分钟,运动皮层手区和面区逐渐恢复原来的范围,第一骨间背侧肌的运动诱发电位与生理情况基本一致。结论:运动皮层手区和面区在缺血性神经阻滞后出现了波幅以及刺激部位数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手部和面部对皮层兴奋性和面积的作用,这两个区域功能重组的情况可能是面口合谷收的生物学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本实验主要通过观察开心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脂联素(ADPN)、瘦素(Leptin,LP)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研究开心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制。方法:从
随着项目规模大型化和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系统温度与压力越来越高。大口径管道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笔者就波纹管膨胀节在大口径热力管道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本文系统的介绍了Commissioning 在国内外建筑领域的发展情况,并结合Commissioning 在变风量空调系统调试的应用案例,系统地介绍了VAVBOX 整定过程、一次风平衡、静压点设定
目的:通过使用通窍活血汤加减粉剂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观察其疗效并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该药的效果,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方法,为今后临床治疗颈椎病提供参
近十年来,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有了长足的发展。理论方面,表现在中文信息处理与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起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与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结合、现代教
酚是工业废水中常见的高毒性、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同时,又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原料之一,因此,经济高效地治理与回收废水中的酚类物质极为重要。笔者介绍了含酚废水的来源及危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胡黄连苷Ⅱ治疗大鼠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及其最佳剂量和时间窗。方法应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BCCAO)建立大鼠前脑缺血模型,按照正交试验设计原理分组,
目的:通过对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异常白睛络脉出现的部位、形态、颜色及其变化的观察,与健康人白睛相对比,探讨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异常白睛络脉的分布规律,分
在世界各国政治制度由封建专制迈向近代宪政的过程中,执掌国家公权力的官员也从凌驾在人民之上的官僚特权阶层成为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务人员,从“官吏”到“公务员”的转
目的:观察中药驻景方对氪激光诱导的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驻景方对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周大雌性三色豚鼠105只随机选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