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苄星青霉素亦称长效青霉素,属二苄基乙二胺盐与混悬剂、缓冲剂混合制成的白色结晶状粉末;苄星青霉素具良好的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作用,进而达到杀菌功效。苄星青霉素在注射部位形成贮存库,然后缓慢释放并水解为青霉素,故作用与青霉素相同。苄星青霉素的药效作用时间更久,但由于产生的青霉素浓度较低,因此只适用于对青霉素高度敏感的微生物感染,梅毒螺旋体对青霉素敏感,所以治疗梅毒苄星青霉素作为首选药物。由于苄星青霉素极难溶于水,且易造成针头堵塞,不利于在静脉滴注中应用,故肌内注射被视为临床治疗过程中的首选用药方法。但是苄星青霉素颗粒大,溶于水后形成白色稠厚、乳状液体,临床进行注射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针头堵塞情况。为防止针头堵塞,避免重复注射,护理人员经常采取8号或9号粗针头、大剂量溶媒(5 ml)以及操作时快速推注方法进行注射,此种操作成功率虽高但给患者带来极大疼痛感以及恐惧感,且由于苄星青霉素吸收缓慢,会增加注射部位疼痛持续时间以及硬结形成。在用苄星青霉素注射疗程中,有患者因难以忍受疼痛而选择终止治疗;部分患者反映注射后疼痛比注射中疼痛程度更甚,于是对注射质量产生不满,导致护理满意度下降。护理人员对此深感压力,唯恐注射失败及疼痛导致患者不满而产生纠纷。因此,降低针头堵塞率、减轻疼痛、减少硬结形成是护理人员在注射苄星青霉素过程中亟待解决问题。目的通过对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方法改良的研究,探讨苄星青霉素的临床注射质量,以期为减轻患者局部注射过程中疼痛和注射后疼痛,缩短疼痛持续时间,降低注射后硬结发生率等提供更多的借鉴。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就诊于阜阳市人民医院,178例需注射苄星青霉素240万U患者为研究资料。采用自身对照法,苄星青霉素分两侧肌内注射,每侧注射120万U。常规组:300例次患者左侧注射,均于髂前上棘与尾骨连线外上1/3处予以常规注射法;改良组:300例次患者右侧注射,均于臀中肌无痛区域处予以改良肌内注射法。观察记录两侧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和注射过程中、注射后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以及注射后硬结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一次性注射成功297例次,成功率为99.0%(297/300),失败3例次,失败率1.0%(3/300);常规组一次性注射成功257例次,成功率85.7%(257/300),失败43例次,失败率14.3%(43/3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0.423,P<0.001);改良组注射中疼痛程度、注射后30 min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疼痛持续时间明显小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硬结发生9例次,发生率为3.0%(9/300),常规组硬结发生29例次,发生率为9.7%(29/3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9.900,P=0.002)。结论采用多途径联合控制苄星青霉素注射过程中影响因素,可全面提升一次注射成功率,且有效减轻患者注射中和注射后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注射后硬结发生率;该改良方法可极大地提高临床苄星青霉素的注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