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绢毛蔷薇复合群隶属于蔷薇科(Rosaeeae)蔷薇属(RosaL.)芹叶组(Sect.Pimpinellifoliae)四数花系,包括绢毛蔷薇(R.sericea)、毛叶蔷薇(R.mairei)、峨眉蔷薇(R.omeiensis)、中甸蔷薇(R.zhongdianensis)、俅江蔷薇(R.taronensis)、川西蔷薇(R.sikangensis)、玉山蔷薇(R.morrisonensis)七个种,该复合群种间形态相近,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部、青藏高原,以及间断分布于台湾。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对前人开发的20对微卫星引物进行绢毛蔷薇复合群跨种检测,筛选出9对适用于绢毛蔷薇复合群,且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引物。 2、以同域生长近缘种为选样标准,选取4个绢毛蔷薇居群,4个峨眉蔷薇居群,2个川西蔷薇居群以及1个毛叶蔷薇居群,共11个居群192个个体使用9条微卫星序列为研究手段,研究同域近缘种居群的遗传结构,探讨形成其遗传结构原因。结果表明,这11个居群遗传结构呈松散的地理隔离格局,同区域近缘种居群间关系比不同区域同种居群间遗传关系更近或者类似。但对于不同种,似乎是由于不同的因素(基因交流和/或共享祖先变异)造成的。种间基因流是形成峨眉蔷薇以及其成对居群遗传结构的主要因素。而共享祖先变异则是促成成对绢毛蔷薇和川西蔷薇遗传结构的主要原因。11个居群间遗传分化程度不高。与其它种相比,绢毛蔷薇和峨眉蔷薇亲缘关系相对较远。这些种同域分布且遗传分化较低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种间仍然存在基因流;一是物种形成过程还没有完全完成。 3、对绢毛蔷薇复合群的48个居群443个个体的叶绿体ndhF-rpl32基因间区进行了PCR扩增片段的序列测定,共得到26个单倍型。AMOVA表明,居群间变异占总变异量的66.03%,居群间分化较高(GST=0.70974,FST=0.625),但无明显的谱系结构。推测该复合群可能经历了扩散-分化-再次扩散的发展过程。台湾特有种玉山蔷薇只存在单一单倍型,且该单倍型在陕西和四川的两个峨眉蔷薇居群分别存在。由于华南地区没有该复合群的分布,因此本次研究结果倾向于玉山蔷薇与大陆绢毛蔷薇复合群的间断分布是由于广布种的局部灭绝。综合以上分子、形态和地理分布信息表明该复合群共同维持了一个基因库,且遗传结构与物种界定的关系不大,认为将绢毛蔷薇复合群作为一个分类单元来处理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