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尼·莫里森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她善于将现实主义和神话原型结合在一起,来表现黑人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秀拉》是莫里森的早期作品。这部作品围绕主人公秀拉的叛逆行为来展示在种族歧视和黑人内部男性主宰的传统下黑人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努力寻找自我价值的痛苦体验。本文拟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来探讨秀拉作为黑人女性自我定义者的生命历程,从而揭示美国黑人女性在求证自我身份过程中的两难处境。 论文首先介绍了荣格和弗莱所创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要点。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的方法,神话原型批评学派自觉借鉴和运用心理学与人类学的研究成果,着重考察文学作品中的宗教、仪式、神话和心理等因素;研究文学叙事中的神话思维和集体无意识,探索文学现象和神话原型之间的密切关系。按照该学派代表人物弗莱的观点,神话是文学的结构因素,文学是移位的神话。弗莱把原型定义为文学可以独立交际的单位,它以人物、情节、意象、主题等多种形式在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作品中通过象征的方式反复出现。读者必须借助特定的文学语境深入分析作品中的神话隐语和象征才能真正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 莫里森稔熟圣经和希腊神话,其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等常常包含着神话原型因素。她的同名小说《秀拉》的创作同样受了神话原型因素的影响,书中人物的故事和命运蕴含了丰富的神话原型因素。在《秀拉》的创作中莫里森借鉴了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神话-原型来刻画人物和烘托主题。笔者认为《秀拉》中的人物和主题是西方文学中的追寻原型、撒旦原型、替罪羊原型在黑人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下的“置换变形”。首先,莫里森借用了尤利西斯的故事来体现秀拉的追寻之旅,从而展示现代黑人女性寻找自我,实现人生价值过程中所面临的艰辛和痛苦;但同时莫里森消解了男人离家的母题和尤利西斯的英雄形象。其次,秀拉反抗传统的叛逆行为是《圣经》中撒旦原型的移用。撒旦是叛逆的原型也是罪恶的化身,莫里森用撒旦形象来反映秀拉不畏强暴,向往自由的意志。另外,尽管秀拉努力定义自我,但由于她的反叛和“极端恶习”而成为社区的贱民。无疑秀拉成了社区最大的替罪羊。莫里森显然反讽和解构了替罪羊这一经典原型,因为秀拉这一贱民的血祭并未给底层的居民带来好运。 从神话原型角度分析了秀拉追寻历程后,笔者借用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中的阴影原型来探索秀拉作为自我定义者失败的原因。在追求自我的历程中秀拉经历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