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林笔下的印度形象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1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至今,英国文学家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印度的探索和想象。19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便是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员,他以杰出的叙事才能、新颖的想象力为英国读者创作了一系列以神秘而遥远的印度为题材的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充满了东方印度的异国情调,艺术性地描述出了在印度生活的英国殖民者以及印度本土居民的生活画卷。在他的笔下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复杂多样而又引人注目的印度形象。本论文采用文本分析与理论概括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吉卜林的印度题材小说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借鉴比较文学形象学、后殖民主义理论等,对吉卜林小说中所构建的印度形象展开系统性地研究、考察。本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是引言。第二章考察20世纪前的英国文学家们书写的印度形象。第三章、第四章以文本分析为主,从印度社会形象、印度人形象入手对吉卜林构建的印度形象进行系统而又详细的考察。第五章从分析吉卜林小说中印度形象建构的功能、语境、心理机制入手,对吉卜林所构建的印度形象进行深层次的审视和评价。本文希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形象学的理论视角对吉卜林书写的印度形象进行整体性的观照和深入的研究。本文以形象学理论为基础,将文本内部研究和文本外部研究相结合,对吉卜林建构的印度形象从文学审美和历史文化语境两个方面展开具体分析和理论阐释,期望由此能够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吉卜林的作品中呈现出的审美性和意识形态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其他文献
对不失超型SFCL限流时的线路电流变化曲线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研究了其对节点测量阻抗和线路电流谐波特性的影响,并就动作电流对其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仿真计算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发现多处战国楚地墓葬,并出土大量简帛文献材料。出土的简册帛书囊括了包括遣策、卜筮祷词、司法行政文书、日书、竹书文献、签牌等在内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