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DR/RXR/FGF23信号通路探讨肾元颗粒改善糖尿病肾病小鼠骨代谢的机制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147852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VDR/RXR/FGF23信号通路探讨肾元颗粒对db/db小鼠骨代谢作用的机制,为中医药防治DKD骨代谢异常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体内实验采用db/db小鼠配合高磷饮食构建DKD小鼠模型,将30只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db/db+蒸馏水)、肾元颗粒低剂量组(db/db+SYG1.5g/kg, db/db+SYG-L)和肾元颗粒高剂量组(db/db+SYG6g/kg,db/db+SYG-H),每组10只,给予1.2%高磷饲料。另用10只db/m小鼠作为对照组(db/m+蒸馏水),给予0.2%正常磷含量饲料。各组小鼠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12周。药物干预期间观察各组小鼠体重、饮水、摄食、毛发及反应状态等生命体征,并记录其空腹血糖(FBG)的变化。于药物干预的第12周收集各组小鼠24h尿液,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肌酐(UCr),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12周药物干预结束后,用10%水合氯醛麻醉收集各组小鼠的血液、肾脏和骨骼等标本。检测其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钙(Ca)、磷(Pi)、甲状旁腺激素(PTH)、1,25(OH)2D3(1,25D)、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和Klotho的含量。采用HE、PAS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肾脏病理形态的改变,采用 HE、TRAP、Von Kossa和 Goldner`s三色法染色观察各组小鼠骨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通过Micro CT检测骨微结构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改变。通过 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小鼠骨组织中ALP、OC和CTSK骨代谢标志分子的表达,及FGF23、VDR和RXR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检测各组小鼠骨组织中VDR/RXR的共表达。
  体外实验采用成骨细胞UMR-106,首先观察高糖环境对UMR-106细胞活力和FGF23表达的影响,分别用5.5mmol/L、10mmol/L、20mmol/L和30mmol/L浓度的葡萄糖干预UMR-106细胞,通过CCK-8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活力,Real-Time PCR和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 FGF23的表达。然后观察在高糖和非高糖环境下1,25D对UMR-106细胞FGF23表达的影响,分别于高糖环境和非高糖环境(30mmol/L)下向UMR-106细胞中添加0.1nmol、1nmol和10nmol的1,25D,通过 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FGF23的表达,筛选合适浓度的1,25D用于后续实验。观察肾元颗粒含药血清对UMR-106细胞VDR/RXR/FGF23信号通路的影响。先制备肾元颗粒含药血清,给予 Wistar大鼠(n=15)2.72g/kg肾元颗粒灌胃,对照组(n=15)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每日2次,连续7天,于第7天末次灌胃1h后收集两组大鼠血液,经离心、灭活、过滤和分装后备用,经课题组前期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得血清中主要含有淫羊藿苷、黄芪甲苷和大黄素等药效成分。通过 CCK-8法筛选出合适的肾元颗粒含药血清浓度用于后续实验。将UMR-106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渗组、1,25D组和肾元颗粒组,通过 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VDR、RXR和FGF23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检测各组细胞VDR/RXR的共表达。
  结果:
  1.肾元颗粒对db/db小鼠一般状况和肾脏结构功能的影响。①一般状况: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体重、进食量、饮水量和 FBG均明显增加(P<0.01),并出现体型肥胖、颈部背侧毛发脱落、伤口愈合延迟、活动频率降低和反应迟钝等表现。与模型组比较,肾元颗粒组小鼠的体重、进食量、饮水量和FBG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未出现毛发脱落,且反应较灵敏。②肾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SCr、BUN、Pi、PTH、1,25D和FGF23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血清Ca的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肾元颗粒干预后db/db小鼠血清 SCr、BUN、Pi、PTH、1,25D和 FGF23的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血清Ca的含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 mALB含量显著升高(P<0.01),而 UCr水平显著降低(P<0.01),导致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显著增加(P<0.01),肾元颗粒干预后 db/db小鼠 mALB含量降低(P<0.05),使得 UACR也明显降低(P<0.05)。④肾脏形态结构: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出现肾小球面积增大、系膜基质增生、纤维化面积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还伴随肾小管的管腔扩张和刷状缘脱落。肾元颗粒干预后,db/db小鼠的肾小球面积、系膜基质和纤维化面积呈不同程度的减小(P<0.05或 P<0.01),而且肾小管的损伤也有所减轻。
  2.肾元颗粒对db/db小鼠骨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①骨微结构和骨形态计量学: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骨量明显丢失,松质骨的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厚度(Tb.Th)和骨密度(BMD)均显著降低(P<0.01),而骨小梁分离度(Tb.Sp)和结构模型指数(SMI)均增加( P<0.01)。肾元颗粒干预使db/db小鼠的BV/TV、Tb.N、Tb.Th和BMD(P<0.05或P<0.01)增加,并降低Tb.Sp和 SMI(P<0.05或 P<0.01)。②骨组织形态结构: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股骨远端干骺端松质骨的骨体积明显降低,骨小梁数量减少、厚度变薄、分布稀疏、连接减少,骨髓腔中充满大量的脂肪细胞,填充于骨小梁之间,皮质骨中出现广泛的侵蚀样空洞。此外,模型组小鼠股骨远端骨组织中破骨细胞标记区域和骨中钙盐沉积均明显降低,同时伴有骨小梁的矿化功能的损害。与模型组相比,肾元颗粒干预使db/db小鼠的骨小梁数量、厚度、分布和连接增多,骨髓腔中脂肪细胞的数量减少,并且破骨细胞标记区域面积、钙盐沉积和矿化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3.肾元颗粒对db/db小鼠骨代谢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骨组织中 ALP和 OC mRNA与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而CTSK mRNA与蛋白的表达则显著降低(P<0.05)。经肾元颗粒干预, db/db小鼠骨组织中ALP、OC的表达降低(P<0.05),而CTSK的表达升高(P<0.05),改善db/db小鼠的骨代谢功能。
  4.肾元颗粒对db/db小鼠骨组织VDR/RXR/FGF23信号通路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骨组织中 FGF23、VDR和 RXR的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免疫荧光双标显示 VDR/RXR的共表达增加。而肾元颗粒干预使db/db小鼠骨组织中FGF23、VDR和RXR的表达降低(P<0.05),并降低骨组织中VDR/RXR的共表达。
  5.高糖环境对UMR-106细胞活力及FGF23表达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正常浓度葡萄糖(5.5mmol/L)环境并不会改变 UMR-106细胞的活力和FGF23的表达,而高浓度葡萄糖(30mmol/L)环境则明显降低细胞的活力,并抑制其FGF23的表达(P<0.05)。
  6.1,25(OH)2D3对高糖环境下UMR-106细胞FGF23表达的影响。在非高糖环境下,1,25D以浓度依赖的方式上调细胞中 FGF23的表达,当用10nmol1,25D干预时细胞 FGF23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空白组相比,高糖环境使UMR-106细胞FGF23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但10nmol1,25D依然会使高糖环境下该细胞 FGF23的表达升高(P<0.05)。
  7.肾元颗粒含药血清对高糖环境下UMR-106细胞VDR/RXR/FGF23信号通路的影响。CCK-8法显示10%浓度的肾元颗粒含药血清对 UMR-106细胞的活力无明显影响,故选择此浓度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FGF23、VDR和RXRmRNA与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且细胞中VDR/RXR的共表达也下降。与对照组相比,高渗组细胞中 FGF23、VDR和 RXR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与高糖组比较,1,25D组细胞 FGF23、VDR和 RXR的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且细胞中VDR/RXR的共表达也显著升高。而与1,25D组比较,用肾元颗粒含药血清干预会使细胞 FGF23、VDR和 RXR的表达均下调( P<0.05),且VDR/RXR的共表达也降低。
  结论:
  1.db/db小鼠联合高磷饮食动物模型表现出肾脏结构功能受损和钙磷代谢紊乱,肾元颗粒可以改善db/db小鼠的肾功能和钙磷水平,并缓解其肾脏病理改变;
  2.db/db小鼠的骨微结构、骨形态计量参数和骨病理形态等均出现损害。肾元颗粒可以改善db/db小鼠骨量的丢失、骨骼微结构的破坏和骨重塑的异常,发挥改善其骨骼质量和强度的作用;
  3.肾元颗粒可以改善 db/db小鼠骨代谢异常并抑制其骨骼中 FGF23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肾元颗粒调节骨组织中 VDR/RXR/FGF23信号通路有关。
  4.本研究初步从肾-骨轴探讨了 DKD骨代谢异常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肾主骨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采用补肾化痰方干预去卵巢大鼠,观测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变化,血清及骨组织中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表达,以及该方对IL-6/JAK2/STAT3和IL-2/JAK1/STAT5信号通路、CD4+T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平衡的影响,探讨补肾化痰方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  方法  6月龄
变胞机构基础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使其在各个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此类应用主要是以面向作业任务的约束变胞机构为主。约束变胞机构在运动过程中,因构态切换产生的冲击作用使机构的运动精度下降,加剧动态输出振荡,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严重时无法完成变胞过程。对考虑冲击作用的约束变胞机构动力学特性与参数优化进行研究在理论发展和工程应用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以约束变胞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其冲击动力学
学位
目的:  (1)探索和总结吕文亮教授运用连朴饮加减方阻断慢性胃炎“炎癌转化”的临床经验;  (2)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连朴饮加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核心靶标以及网络作用机制;  (3)探索连朴饮加减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症微环境、血管新生途径中核心靶标的调控作用。  方法:  (1)采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收集与查阅国内外有关慢性胃炎“炎癌转化”的文献资料,系统梳理和探讨慢性胃炎“炎癌转化”的病理机制
学位
机械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是实现现代化工业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随着计算机、传感器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机械设备的状态监测迈入了“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种类繁多、速度极快,这些都给机械故障诊断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利用新理论与新方法对大数据下的机械故障实施监测和诊断以保证其准确性与高效性,已成为当前热点研究方向。而基于深度学习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是通过挖掘数据深层特征和自主学习知识来实现智能故障诊断
学位
研究目的  本研究工作以2.5%腺嘌呤混悬液灌胃与单侧输尿管结扎两种方法复制CRF大鼠模型,以金匮肾气丸“补益肾气”为治法,研究肺、肾、膀胱上APQ1-4的表达,探讨机体水液代谢的调控与机理,评价中医“肾主水”理论的科学性,为金匮肾气丸在中医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与干预水液代谢调控提供实验依据。  研究方法  1金匮肾气丸治疗腺嘌呤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实验研究  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正常组(n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橡胶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应用稳定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橡胶消费国。制备具有低滚动阻力、高耐磨、抗湿滑的绿色轮胎橡胶材料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传统上采用炭黑、白炭黑、蒙脱土等补强填料补强的橡胶,其研究重点集中在改善橡胶材料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能上,对于橡胶材料在动态使用下的温升控制关注还比较少。目前,对于橡胶材料在动态使用过程中的温升控制研究,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通过工艺
学位
喷射器,作为结构简单的升压、回收低压流体、抽真空、回收膨胀功等设备,可应用在工业、农业、食品、生活、国防等多个领域,具有成本低、性能可靠、不含运动部件等优点。喷射器可由低品位热能驱动,如太阳能、余热、废热等,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当今,开发新能源及提高能源利用率,成为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有关喷射器的应用及相应研究进入崭新阶段。纵观现有喷射器及其应用的研究成果,限制喷射器应用拓展的主要因素是
学位
目的:  本次研究结合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 ASCI)的研究现状和热点,基于导师的临床经验,以通过抑制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 AQP4)的表达从而减轻ASCI后脊髓水肿为切入点,旨在探讨通腑逐瘀法治则指导下抵当汤加减治疗ASCI的可能作用机制,以期为推广通腑逐瘀法治疗ASCI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第一部分:10周龄SD大鼠30只,按随
目的:  1.通过建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动物模型,研究芪箭消瘿方对AIT大鼠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及甲状腺炎症损伤的作用。  2.以肠道为切入点,探讨芪箭消瘿方对AIT大鼠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方法:  采用猪甲状腺球蛋白与弗氏佐剂皮下免疫注射联合高碘水喂养制备AIT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硒酵母组及芪箭消瘿方低、中、高剂量组。自实验第7周开始,各
研究目的:  1.描述新冠肺炎在我国大陆不同城市化水平地区的三间分布、时空聚集性、流行模式分区和阶段性政策措施带来的影响。  2.比较武汉市HCW与非医务人员(non-HCW)新冠肺炎患者的基本特征、发病到诊断时间间隔和时空分布差异,探究HCW发病和恶化的影响因素。  3.探究交通因素对于新冠肺炎广域传播的影响、气象因素对于新冠肺炎局域扩散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  4.利用以上研究识别的影响因素,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