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安徽蝗灾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downloadf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立国的传统社会,受制于生产力的低下,抗御自然灾害的整体能力相对薄弱。民国时期,安徽地区深受水、旱、蝗多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尤其是易为忽视的蝗灾,严重阻碍安徽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蝗虫的肆虐也使得灾害下的农民生活日益困苦。这一时期,安徽地区动荡不已,战争不休,政府的主要精力投入在政治、军事方面,在救灾方面给予除治蝗灾力度有限,造成蝗虫常年为害难以根除,造成重要的经济损失。故本文着重探讨民国时期安徽蝗灾的基本灾况、主要特征、爆发成因、防治对策及重大影响等几个方面,并依次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主要集中于民国时期安徽蝗灾概况的总体和基本梳理。从蝗灾的时间、空间分布整体把握安徽蝗灾的情形,并与水、旱等自然灾害结合在一起,探究其主要的特征。本文认为,民国时期安徽蝗灾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三个特征,即多发性、并发性、季节性。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民国时期蝗灾爆发成因的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因素方面主要是从气候、地形、水文三个方面来加以分析,并探讨温度、干旱、水灾与蝗灾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因素方面是从政府吏治的腐败与军阀战争不断、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以及政府与农民的脱节等角度来进行分析。蝗虫成灾的主要原因在于自然与社会双重因素造成的产物,尤其是政府与农民的脱节,导致防治不力,加剧了蝗灾的严重性,蝗虫蔓延致灾。在这种情形下,建立必要的治蝗机制及组织农民参与治蝗工作是很有必要的。第三部分主要论述民国时期安徽蝗灾的防治。在防治上,政府主要是从组织、宣传、经费、奖惩等方面开展治蝗工作,该时期注重完善法规制度建设,注重蝗灾灾情统计调查,逐步建立治蝗委员会等机构,并把治蝗工作纳入官员的考成之中,也对农民治蝗采取惩戒方式来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使其政府发挥主导、农民占据主体的作用。在治蝗工作中,政府也适时改变治蝗方式,以奖收与工赈等方式引导农民参与捕蝗,农民灭蝗由消极转向积极,在共同努力下,治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在应对蝗灾的方法、技术上,主要采用传统的人工方法对蝗卵、蝗蝻、飞蝗分阶段除治;此外,这一时期也开始尝试药剂除蝗新技术。利用治蝗器械及药品等新技术来灭蝗,实现了治蝗工作质的突破,不仅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治蝗效果,特别对20世纪40年代取得的突出治蝗成绩功不可没。治蝗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治蝗知识的普及、宣传的日益深入及治蝗人员的努力密不可分。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治蝗工作,政府与农民开始注重事先预防,事中积极除治,事后总结得失,较之之前治蝗思维更为成熟。当然,这一时期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着治蝗工作的进度,灭蝗组织的不协调、蝗灾地区的分散性、部分官员和农民治蝗的消极性、战争的动乱性等也影响着治蝗的效果。第四部分主要注重探讨蝗灾对安徽地区的重要影响。最为主要的是经济上蒙受巨大损失,农业上的惨重损失致使物价上涨进而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农民的生活、生产及农村的发展处在极为不利的局面,并且蝗灾也造成了工商业及金融业的凋敝。同时,蝗灾也引发疫病发生、荒地增加与垦荒严重等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安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共同制约着安徽的近代化历程。基于以上而言,民国时期安徽地区的蝗灾灾情与全国主要蝗灾省份相比是比较严重的,有渐趋加重之趋势,对安徽地区的经济、社会及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政府在除治蝗灾上还是有一定的有所作为,治蝗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这对今后的治蝗也是大有裨益的。安徽蝗灾作为全国蝗灾自然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这一时期安徽地区的蝗灾研究与总结,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民国时期安徽蝗灾乃至全国蝗灾问题的认识与理解。
其他文献
区域淋巴结清扫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及髂血管旁淋巴结清扫术)在阴茎鳞状细胞癌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阴茎鳞状细胞癌开放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存在着高并发症的缺点。
目的分析重度子痫前期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检查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5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分析,设为观察组;另
[目的/意义]以专利文献提供的数据为基础,探讨影响专利维持时间的因素,为专利质量评价提供新的指标和研究视角。[方法/过程]以2004年国内申请人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I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