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彭小莲的故事片创作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电影对于早期中国电影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896年8月,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西洋影戏”1,这是在中国本土第一次放映的电影。1913年亚细亚影戏公司出品了由郑正秋、张石川导演的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它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故事片,上海作为它的拍摄地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2在随后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又在上海这片土地上迎来了它的创作高潮,《马路天使》、《十字街头》、《乌鸦与麻雀》、《一江春水向东流》等此时期的优秀电影均拍摄于上海,它们关注现实,尤其注重描绘底层社会人民的艰辛生活。  彭小莲是一位继承了上海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当代导演。本文着重通过对彭小莲导演的9部故事片的分析来探讨其电影的主题和美学风格。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对彭小莲的故事片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  第一章是研究导演的创作经历。她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一位名副其实的“上海导演”。她的上海三部曲之一《美丽上海》(2004年)一举摘下4项金鸡奖奖项,成为了荣获金鸡奖奖项最多的上海影片。彭小莲拍摄的故事片有:《我和我的同学们》(1986)、《女人的故事》(1987)、《犬杀》(1997)、《上海纪事》(1999)、《可可的魔伞》(2000)、《假装没感觉》(2002)、《美丽上海》(2004)、《上海伦巴》(2006)、《我坚强的小船》(2008);  第二章着重评析彭小莲故事片的思想主题和文化内涵。她的作品大部分以上海为背景,反映上海老百姓的现实生活,尤其关注上海“边缘人”的真实生活状况。彭小莲对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今上海的各个方面都颇有研究——从历史、社会到老百姓的生活再到上海的石库门弄堂文化等。因此,她的电影作品大多都内涵丰富;  第三章着重论析其影片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作为女性导演,彭小莲也特别关注女性主题,她从女性的视角来表现和评价女性,希望通过她的作品展示女性的价值;第  四章着重探讨彭小莲导演的电影创作风格。彭小莲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她擅长将身边的人和事拍摄成电影,因此特别喜爱以上海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故事为素材。她经常用“长镜头”来拍摄外滩、苏州河、外白渡桥、石库门弄堂等上海特色的城市风光,以反映普通人的生活。大量的实景拍摄使彭小莲导演的作品实现了原生态的影像效果。彭小莲的电影常使用现实主义风格展示上海普通人和边缘人的活生生的城市生活。即便面临的现实生活常常并不令人满意,有时很痛苦,但彭小莲的电影都以乐观结尾,给人们以希望。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综合材料的运用形成了新的绘画语言体系,它解放了传统材料的束缚与局限性,更贴近时代去表达更自由的艺术家思想和生命,改变传统材料的局面不是目的,让作品更深层的表达当代的思想,体现作品的生命力才是动机之一。  关键词:综合材料 ;绘画语言; 精神和意志 ;传承和发展  一、综合材料作品的语言性  综合材料被越来越多的当代艺术家应用于创作中,然而这种应用不是当代才发生的,在此之前,特别是所要表达的图式和符
期刊
期刊
期刊
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面临着如何解决立足于中国社会现实、扎根民族土壤和不断吸收外来营养等课题,更面临着世界范围内艺术发展多样性的挑战。然而,受“新艺术”思潮的冲击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