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主不仅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政治文化。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看,政治制度可还原为人们的政治行为,而政治行为必然受其政治心理(精神因素)的导引。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政治文化的视角,从精神层面探讨支持民主制度有效运行的内在动力——公共精神,及其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 本文认为,民主是一种社会所有成员共同直接或间接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体制。公民的参与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征。在现代代议制间接民主中,公民的参与主要通过公共领域来实现。公共领域不是一个物质性的实体,而是一个由公民的公共精神所构筑的行为和观念空间。公共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公共意识、公共关怀和公共参与。公共精神形成一种社会资本,有力地促进民主制度的运行。可见,公共精神就是民主政治文化的重要因素,是民主有效运行的内在动力。 公民参与对于民主政治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选举和监督,迫使公共权力行使者尊重民意;通过对政府决策过程的影响,保证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性,并增强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与有效性。中国在建立和推进民主制度的过程中,公民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务中,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公民的参与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行为和意识具有严重的缺陷,显示出中国公民公共性格中主体意识和公共意识的缺乏。中国公民公共精神的乏弱对民主选举、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公民监督等方面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中国公民公共精神乏弱是由历史原因、现实的社会经济原因和政治上的原因所造成的。要使民主制度真正在本土扎根生长,必须通过完善市场经济、发展公共领域、加强道德教育等途径,大力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坚实的政治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