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居各类恶性肿瘤之首,其中约75%- 80%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60%-70%的病人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并已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目前肺癌治疗方法除手术、放疗和化疗外,分子靶向药物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分子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法成为目前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针对肺癌的靶向治疗更是如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被认为是能有效治疗肺癌的靶点之一。吉非替尼(Gefitinib)作为第一个获得FDA认证的靶向药物就是基于该靶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吉非替尼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阻滞剂,它可以选择性阻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传导系统。美国的相关研究已证实在EGFR酪氨酸激酶区域的特异突变患者对吉非替尼有较好反应。并且在临床研究中发现,有些患者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yrosinekinase inhibitors, EGFR-TKI)治疗不敏感或对该类药物产生耐药,故对EGFR-TKI治疗及耐药机制的探索成为热点。但是我国在此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旨在分析我国(西部地区)晚期难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EGFR突变情况、EGFR-TKI疗效、生存期之间的关联及潜在的影响因素。【研究目的】本实验旨在评估EGFR-TKIs疗效和晚期难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情况的关联。【研究内容】121名晚期难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是经过一线化疗方案失败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每日予以口服吉非替尼250mg或厄洛替尼150mg治疗,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为止。在开始治疗之前检测EGFR18、19、21位点,于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检查和规范的随访。分析疗效、突变以及中位生存期之间的关联。43名晚期难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是经过一线化疗方案失败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每日予以口服吉非替尼250mg或厄洛替尼150mg治疗,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为止。定期随访,抽取患者外周血检测EGFR20位点,于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检查和规范的随访。分析突变与疗效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在115名有效随访的患者中,13例得到完全缓解,25例部分缓解,38例维持稳定状态,39例病人病情进展。疾病控制率是66.3%。一年生存率和两年生存率分别是59.7%和26.9%。中位生存期是16个月。115人中有38例病人存在EGFR突变。EGFR突变的病人表现出对EGFR-TKIs较敏感。不吸烟的女性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较长的生存期。而患者年龄、一线化疗周期、肿瘤分期的组间差异对于生存期的影响都无显著差异。43名患者中有8人存在杂合或缺失突变。EGFR20基因未突变的患者较突变的患者拥有较高的疾病控制率(DCR)。EGFR20突变患者的疗效和未突变患者有明显差异【研究结论】吉非替尼在女性不吸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疗效是确定的。西部女性肺腺癌患者拥有较高的突变率和较长的生存时间。EGFR18、19和21突变的患者拥有较好的疗效,相反EGFR20突变的患者表现出对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