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肾病是现代临床多发性重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病程长以及患者生活质量差等特点。目前使用的药物大多毒副作用大,治疗效果欠佳,发掘新型低毒药物迫在眉睫。爵床为爵床科植物爵床Rostelluaria Procumbens(Lin.)Nees的干燥全草,收录于197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中医取其清热解毒、利湿消积、活血止痛之功效,治疗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疳积、湿热泄痢、疟疾、黄疸、浮肿、小便淋浊等疾病。爵床在民间以单用或复方的形式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较好,但其治疗慢性肾炎的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本文拟结合前期研究成果对爵床抗慢性肾炎的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索。本论文进行了以肾系膜细胞为模型细胞,以脂多糖为造模剂的造模条件的优选,结果表明,以含10μg/mL的脂多糖(LPS)培养基与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共培养24 h构建肾炎模型。经脂多糖诱导后,大鼠肾系膜细胞增殖,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分泌增加,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与文献报道一致。利用以上细胞模型,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程度,ELISA试剂盒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分泌的影响,对爵床的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溶液进行了活性筛选。结果显示,石油醚部位以及乙酸乙酯部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肾系膜细胞的增殖以及细胞炎性因子的释放,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表明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为爵床抗肾炎的主要有效部位。对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采用硅胶柱色谱法,以薄层色谱法检识合并流分,将爵床石油醚部位分为A、B、C、D四个流分段,按照活性部位筛选相同的方法对上述四个流分段进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A、B两个流分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系膜细胞的增殖以及细胞炎性因子的释放,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对A、B两个流分段进行了进一步分离纯化,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HPLC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UV法、~1 H-NMR法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共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爵床脂定A、新爵床脂定A、爵床脂定B、新爵床脂定B、豆甾醇和β-谷甾醇;采用肾系膜细胞筛选模型对分离得到的爵床脂定A、新爵床脂定A、爵床脂定B、新爵床脂定B、豆甾醇5个化合物进行了抗慢性肾炎活性筛选,结果显示,仅爵床脂定A能够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系膜细胞的增殖以及细胞炎性因子的释放。为探索爵床抗慢性肾炎作用机理,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开展了爵床各部位、各流分段、各化合物对慢性肾炎通路蛋白TLR4、MyD88、NF-κB、p-NF-κB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由ELISA试剂盒筛选出的活性物质均能有效降低通路蛋白表达水平,提示爵床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NF-κB通路炎性蛋白的表达而达到抗慢性肾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