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比13.50%)1,从2000到2017年,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提高约3个百分点,而同期我国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了约7个百分点,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同时,随着高龄老人及失智失能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加,介护型养老设施在各大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公共空间作为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比13.50%)1,从2000到2017年,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提高约3个百分点,而同期我国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了约7个百分点,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同时,随着高龄老人及失智失能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加,介护型养老设施在各大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公共空间作为除居室空间以外的老年人使用频率最高的空间,是维系老年人在设施内精神文化生活最重要的空间,但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养老设施的居住功能、无障碍配置以及是否满足现行规范等的客观层面,以老年人心理及情感等精神需求为导向的更高层面的公共空间的相关研究相对薄弱。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从物质空间与老年人日常行为两个方面出发,以介护型养老设施公共活动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以环境心理学中交互关系理论作为理论支持,选取西安具有代表性的3家介护型养老设施,分别对其老年人公共活动行为与公共活动空间现状调查,总结交互客体对象公共空间及主体对象老年人及其行为的类型与特征,通过“行为-场景”法建立行为场景模型,探讨公共活动空间与老人公共活动行为之间的交互关系;围绕交互过程引发与反馈两阶段对3家设施内老年人公共活动行为与行为领域形成特征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在引发阶段内老年人有多样化行为活动需求但公共活动空间缺少引导性设计,反馈阶段老人具有产生多元化领域需求但公共活动空间缺少承载多元化领域空间等问题。最后,提出在引发阶段内增强集中式公共活动空间的衔接与过渡,采取灵活的空间划分,以及增强分散式公共活动空间功能的多样性、增加引导性设计等设计策略,在交互关系的反馈阶段内提出明确集中式公共活动空间层级关系,避免各种行为领域之间相互干扰,以及简化分散式公共活动空间流线关系,强化行为领域空间边界等设计策略。以期未来的介护型养老设施公共空间的设计营造在满足基本的功能条件下,可以站在更高层面上来使老年人内心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得以满足。
其他文献
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是影响室内空气品质和人员热舒适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且对建筑能耗和围护结构寿命有着重要影响。与传统消耗大量能源的主动调湿方式不同,建筑调湿材料可利用其本身的多孔结构对周围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吸附以降低室内湿度峰值出现的频率和大小,缓解室内湿度波动,是一种被动式的湿度调节方式。然而目前关于调湿材料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材料吸湿量,对于材料整个吸放湿过程关注不够,并且对于调湿材料实际应用过程中的
传统村落历经上百年的发展,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创造出适宜人类居住的场所,自身所形成的局部微气候起到调节风环境的作用。良好的风环境能够创造稳定的村落热物理环境,降低建筑能耗,减轻生态环境负荷,改善生态条件,形成良性循环。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得到改善,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越来越多的传统石箍窑村落展开了大量的建设活动,长期的无序建设导致其风环境被破坏,人居环境质量下降,空间品质无
随着社会对于能源消耗的重视,如何提高能源利用率得到各行业广泛的关注。据统计,我国社会总能耗约28%的比例为建筑在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能耗。若将建筑材料生产和运输,以及建筑施工直至完成所产生的能耗与建筑运营产生的能耗进行累计,其数值约占据社会总能耗的50%以上。随着建筑能耗问题的日益严重,2018年,我国住建部发布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8),进一步提高了居住建筑的
在当今全世界范围内,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和致死人数日渐上升,尤其是心脑血管类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甚为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能够安全而高效地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复合手术。伴随着复合手术的发展,现代医疗建筑中出现了新的医技空间,即复合手术室。在复合手术室中不仅能够进行外科手术,同时也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术中转换为介入治疗模式和影像检查模式,现如今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心脏外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胸
甘肃天水是有着久远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秦州区西关古城是最具代表性的民居聚集区之一,当地古民居如今不能满足人们现代生活使用的需求,其现状也与城市的现代化风貌不相协调,转型和更新是必然。传统民居是在特定自然气候与环境下发展形成,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人文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绿色智慧。以当代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反观传统民居,提取验证其中蕴含的绿色经验和不足,结合现代建筑设计手法进行修正,是实现民居传承
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后,人们已经逐渐进入消费社会,购物的目的已经从商品的使用属性转向符号属性,人们对于消费的追求已经从物质满足转变为精神满足,“商品”的范畴逐步扩大,在这种情况下,人群消费模式已经产生了巨大变化,对于空间的消费使得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功能、业态、空间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此外,互联网技术在二十余年的商业化浪潮中,改变了消费者的群体特征、消费需求、消费决策方式等方面,导致国内传统零售企业
随着社会各界对朱鹮保护力度增大,洋县朱鹮数量最新统计已达到4000多只。朱鹮主要活动范围由人口密度小的洋县高海拔区域转为人群活动较多河流平坝处。由于乡村人地作用机制、开发建设等的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加剧,致使人类与朱鹮和谐关系趋于不稳定。对人类与朱鹮在洋县乡村景观空间上矛盾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人类与朱鹮共生的空间关系,并从风景园林学科出发提出了人鸟共生景观空间的“营造”方法。本文主要的内容如下:1.在
漫川关镇处于陕西与湖北交界,历史悠久,在先秦时期北接秦、南接楚,故名之为“朝秦暮楚”。该镇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与优美的自然景观,体现了传统的物质空间环境和社会生活。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村落的空间形态和演进过程发生了复杂的变化,统一性与多样性,有序性与无序性之间相互交织,长期以来传统村落作为主体与环境互相影响着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由于对古镇的价值认识不足,思想观念变化,生活方式改变,
绿色装配式复合墙结构体系是一种采用工业化建造方式、节能环保的新型装配式结构体系,在建筑行业提倡绿色环保的背景下,绿色装配式建筑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绿色装配式复合墙体是由混凝土框格和内填生态材块组成的新型结构形式,该墙体既符合结构抗震性能要求,又符合国家对建筑体系的绿色环保要求。在以往研究过程中发现,制约绿色装配式复合墙结构体系向更高层次发展和应用的关键问题是墙体的边界连接技术问题。本文针对装配式复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旅游交通发展对于服务游客旅游出行至关重要。旅游公交专线布设能够更好的满足游客对旅游出行快速、舒适、换乘少、通达率高和城市观光等要求,同时极大减轻景区通行、停车等交通压力,有利于减少碳排放,提升城市整体环境。因此,良好的旅游公交线路规划对于城市旅游发展、城市公交系统完善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多源数据,推算游客旅游出行OD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