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矿区大比例尺填图、区域路线剖面观察,配合相关鉴定测试,结合矿区勘查成果,对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的控矿构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如下认识: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体)板片中南部林周中生代盆地南缘。甲玛矿床产于NWW向延伸的甲玛-卡军果推-滑覆构造系前部带,属典型后成矿床。甲玛-卡军果推-滑覆构造系由晚三叠世-早白垩世被动陆缘裂谷型滨海相中酸性火山岩夹碳酸盐岩、砂岩、页岩建造构成;系裂谷型沉积层系受古近纪早中期(45Ma±)雅鲁藏布江洋关闭碰撞造山作用,引发先存的裂陷盆地的边界断裂和内部的主要同生断裂性质反转,盆地沉积层系近底部拆离,发生沿边叠缩效应(刘肇昌1996),向南褶皱推覆而成;新近纪早期(15Ma±)碰撞后伸展走滑作用,导致反转断裂及近底拆离破裂系形成推覆断裂系及推覆体内部断裂系统松弛引张,控制了中喜马拉雅期岩浆-热液上侵和矿床形成与就位。甲玛-卡军果推-滑覆构造系,大体自北面墨竹曲一带开始,沿江日啊-金布拱铲式断裂带向南叠缩推覆而成,南北宽约20km,由南向北可分为前锋带、前部带、中部带和后部带。铜山滑覆体位于前部带后缘(北部),系推覆至前部带高位的岩块(多底沟组和林布宗组)由南向北反向滑覆形成。滑覆体前缘滑覆面显示为逆断层,后缘滑覆面表现为正断层。滑覆体内部结构复杂,可见各种形态的褶皱,如紧闭、倒转、斜歪、平卧等褶皱,另外滑脱褶曲膝折及褶叠褶皱发育,局部见飞来峰构造。甲玛-卡军果推覆构造系及其伴生的滑覆构造系,控制了甲玛矿床矿体的产出。夏工普复式向斜和牛马塘复式背斜,可视为红-塔背斜北翼的次级褶皱,控制了甲玛铜多金属矿床Ⅰ号矿体。在红-塔背斜北翼,铜山滑覆体尤其前缘带,控制了甲玛铜多金属矿床Ⅱ号矿体群。中新世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岩浆-热液,沿推覆断裂系统运移至矿区部位,停积于先存推覆褶皱核部及多底沟组(J3d)和林布宗组拆离破碎部位,加之林布宗组碳质碎屑岩系的遮挡屏蔽作用,导致热液所及多底沟组碳酸盐岩矽卡岩化、大理岩化,邻近林布宗组碎屑岩广泛角岩化。晚期矿液叠贯,最终形成斑岩型、矽卡岩型和角岩型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