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运用生成语法的最简方案(Minimalist Program),深入分析现代汉语双宾结构及相关结构的句法生成,从而对现代汉语双宾结构及相关结构做了清晰界定,同时还运用生成理论从类型学角度,比较汉语与其他语言的双宾结构及相关现象,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回顾从传统语法到生成理论等各主要语言学流派,对现代汉语双宾结构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在此基础上,介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理论方法。第二章现代汉语双宾结构的界定。首先比较双宾结构与双及物结构这对术语在概念上的差异,认为双及物结构是一个中心语动词带两个补足语的结构,而双宾结构则是双及物结构的次范畴,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限制。接着比较汉语“给予类”和“取得类”结构等的特征,认为这两个结构在句法上可有差异,跟汉语学界认为汉语至少有两类以上(即“给予类”和“取得类”)双宾结构的说法不同,主张汉语只存在“给予类”双宾结构。第三章现代汉语双宾结构的句法分析。首先回顾并批评生成语法研究中为了解释汉语双宾结构的“给予类”和“取得类”,而设定参数性(parameter)成分的作法,认为汉语不需要设参数性成分。接着运用最简方案,分析现代汉语双宾结构及相关结构在生成方式上的差异,论证汉语所谓的“取得类”双宾结构,属“宾格重出现象”中的一种,即格核查过程中领属者DP与领属物DP分离以后,在Spec-VP位置上被核查宾格的宾格重出现象,本文谓之“取得型”宾格重出句,它是从领属者和领属物没分离的单宾结构派生出来的。本章还讨论了另外两种宾格重出现象,一是两个DP与一个V直接合并,即一般所谓的双宾结构,汉语“给予类”双宾结构属于此类;二是另带一个非限定句,即汉语的兼语句。第四章现代汉语双宾结构及宾格重出现象的类型学考察。借助类型学视野,比较汉语、英语、韩国语等语言,得到它们的一些局部共性,说明宾格重出现象并非汉语特有,而是人类语言普遍性的一种反映。第五章结语。总结本文的研究价值及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