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民间外交60余年的历史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新中国成立前中共的民间对外交往、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外交实践、改革开放以来的民间外交活动。中国民间外交以增进人民友谊、推动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为总体外交、国家建设、祖国统一大业和世界和平服务,在增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友谊、创造我国发展所需要的良好国际环境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时期中国民间外交更加活跃,在政治、经济、文化、城市等领域的对外交往活动日益频繁。中国民间外交在官方外交的主导下,以民促官、以经促政、以文促信、以地方促中央,推动国家间关系正常发展;以其独特的优势和渠道影响国外公众和社会精英,开展公共外交,树立国家形象;广泛参与国际非政府组织活动,获取国际民间社会话语权;大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升中国软权力。民间外交具有广泛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在中国总体外交中处于基础性地位,这也决定着中国民间外交的光荣使命。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中国国际战略应以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实现并维护国家利益,推进世界和平发展为目标,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民间外交作为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国家战略的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担负着创造和平友好的国际环境,提升国家软权力,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任务。中国民间外交要始终坚持服从和服务于中央外交的原则,坚持官民并举、相互促进的原则,坚持民间外交的参与主体相互配合的原则。从民间外交的基础和功能上来讲,要重视其民间性和外交性。民间性主要指民众的参与度,外交性指民间外交具有公共外交、城市外交和人文外交的功能;从民间外交战略构建上来讲,要重视其内向性和外向性。中国的民间外交战略要从内向与外向两个层面建构。在内向建构中,注重制度层面的建设,加强引导和整合,推动建立民间外交机构联席会议机制;注重工作层面的完善,加强宣传和创新,发掘民间外交的工作能量;注重民众层面的开展,加强培育和引导,发挥民众的民间外交作用。在外向建构中,立足于中国国际战略和民间外交的总体目标,注重考虑全球层次、区域层次和国别层次的全面建构;以广大发展中国家为立足点,以美、俄、欧盟以及日等大国(大国集团)和周边邻国为着力点,以国际非政府组织为拓展点,努力做好未建交国家的工作,强化中国民间外交的工作布局,推进友好城市结好梯度转移,完善国际友好城市发展布局;重视民间外交工作对象的广泛性,针对民间外交工作对象的不同类别,积极制定相应的工作方针和策略;以国外对华友好阶层为中国民间外交的战略支撑点,建构中国民间外交的发展战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从事民间外交工作的团体之一。对外友协50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民间外交在国家总体外交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外友协是推动我国民间外交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对外友协在长期的民间外交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优势。但是在新时期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面临着如何保持特性、保持优势的重大而迫切的问题。新时期加强对外友协民间外交工作应处理好民间外交与公共外交、战略发展与工作创新、“有为才有位”与“有位才有为”、保护品牌与开源节流、自身建设与公关宣传等五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