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同时探讨将认知行为疗法融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中的可行性、可操作性.方法:研究样本为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6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确诊患者时,采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和《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IV).运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疗效.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的理论基础为贝克、埃利斯的A-B-C理论,内容如下:1.理性思维训练:在贝克的认知理论基础上,通过探讨与患者有关的生活事件—认知—情绪之间的关系,发现患者的不合理信念的来源和产生,通过认知矫正使其建立新的正确信念,从而纠正不良情绪,重塑自信.2.行为训练:包括行为验证和行为计划,前者鼓励患者对幻觉、妄想及由此而生的不合理信念进行验证,通过参加实践否定不合理认知成分.后者针对患者的阴性症状及患者的不合理信念导致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通过执行行为计划改变认知.3.思维日记:鼓励患者记录下每日的幻觉(主要是幻听)和妄想内容.4.生活技能训练: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和特点鼓励患者参加适当的技能训练.5.健康教育:包括精神科常识和防止复发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涵盖针对特定症状如阴性症状、阳性症状的若干策略.对患者的干预前后五次PANSS评分按照症状群因子得分进行比较,同时对8周后两组的PANSS减分率评定疗效.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融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中是可操作的,对于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缓解有较大作用,同时可更好地弥补单纯药物治疗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