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其研究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近代以来,国际国内形势风起云涌,掀起全球化宗教复兴的热潮,中国社会的宗教问题引起积极关注,尤其以民族地区的宗教问题较为突出。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地区的宗教研究工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重视下,宗教研究的不同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往往还存在着某些片面性。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阶级社会里对宗教的论述来分析认识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过多强调社会主义与宗教的矛盾性,忽视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协调性;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否定或曲解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点,不适当地强调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协调性,忽视社会主义与宗教的矛盾性。因此在制定民族宗教政策方面往往出现或“左”或“右”的倾向。由于历史原因,民族地区的宗教问题错综复杂。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民族宗教状况总体上处于良好状态,但也出现了不少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社会政治稳定的新问题。本文选取了内蒙古地区的少数民族宗教信仰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内蒙古少数民族传统宗教的历史回顾,概述了内蒙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历史特点,分析阐释了新时期内蒙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变化特点及其趋势,加深对新时期内蒙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双重影响的思考,最终得出在新时期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方法和路径,以期使人们对民族地区的宗教信仰演进过程以及新时期内蒙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特点、趋势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并引发一些相关社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