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地处我国西北边陲的新疆,同样面临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牵动千万个少数民族家庭的心,关系到少数民族的发展进步,关系到新疆高等教育前进和改善的方向,关系着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因此,有必要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独特性出发,探讨了在目前的就业背景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拥有高学历的少数民族精英,是新疆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人力资本。鉴于此,本文试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出发,从学生、高校、政府三个方面,分析和研究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交待了选题的缘由及意义,回顾了相关研究状况,界定了相关概念,介绍了研究思路、方法及相关理论。   第二部分介绍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描述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背景和就业趋势。   第三部分,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从学生、高校、政府三个方面着重分析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指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本身的人力资本不足,新疆高等教育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培养上存在盲目性,政府对人力资本的宏观调控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供需与流向。此外,本部分还描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特征,展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独特一面。   第四部分总结本论文的基本结论,提出缓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并提出思考。
其他文献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直接关系到每个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是人类社会最关心的话题之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已成为各级政府确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和
以复发机率高、致残风险大、心理社会负担沉重等负面特征为标志,双相情感障碍被认为是一种严重损害患者及其家庭人生幸福的重性精神疾病。然而,患者在建构精神疾痛过程中的主体
社会生活中的每个成员都是兼具普同性和特殊性的个体,换而言之,我们与他人的不同本身就是最为平常的存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异质往往因其“可见性”而被标明和强化,从而引发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大量产生。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面临着就业、生活、社会交往、心理认同等方面的适应需求,许多失地农民虽然名义上已经是“城里
本研究利用社会学系在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开展的“农村家庭养老现状综合调查”数据资料,考察了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并从生命历程理论的框架下描绘了代际关系的生命历程轮廓,在此基
近年来我国精神疾病患者人数急剧上升,精神疾病问题的解决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精神病患者的综合康复逐渐成为人们关
改革开放以来,宽松的社会政策环境和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为我国农村民间组织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女子军鼓队组织和基督家庭教会组织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人们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