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蟹学名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 Milne-Eswards),属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是近年来国内外市场需求量不断上升的水产品之一。而且河蟹因其个体生长快、成活率高、运输方便、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等特点,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对象。然而,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湖泊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加之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于无公害河蟹需求日益增大,对河蟹生态产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研究对苏州阳澄湖2005-2007年的水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初步分析了河蟹围网养殖对于阳澄湖污染负荷的影响,总结了阳澄湖河蟹围网生态养殖技术,为苏州阳澄湖河蟹养殖模式的转变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和技术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阳澄湖水质现状与评价2005年至2007年共11次对分布于阳澄湖三个湖区的7个采样点采集水样,测量水温(WT)、透明度(SD)、pH值、溶解氧(DO)、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氟化物及重金属等指标。以污染指数评价法作为评价方法,按照《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NY5051-2001)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质标准对阳澄湖水质现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TN属于严重污染,COD和TP属重污染,氟化物属中污染,pH值属轻污染,DO属尚清洁。污染负荷分担率Ki值显示,污染负荷最大指标集中在TP、TN和COD上,即2005-2007年间阳澄湖的首要污染是TN,其次是TP和COD。2005年TP最高含量为2.14mg/L,超过Ⅴ类水标准,TN最低为2.20mg/L,也超过Ⅴ类水标准。由此推断,目前阳澄湖已经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2河蟹围网养殖对阳澄湖污染负荷的初步研究对历年阳澄湖河蟹围网养殖模式进行调查统计,以物料平衡法计算河蟹围网养殖向环境释放的TN、TP量。研究表明:1hm2养蟹围网输入的N、P量分别为63.07kg和11.96kg;1hm2养蟹围网输出的N、P量分别为47.0kg和5.75kg;1hm2养蟹围网向环境排放的N、P量分别为16.08kg和6.21kg;阳澄湖区围网养蟹向环境中排放的TN、TP总量为86.4t和33.4t。3阳澄湖河蟹网围生态养殖技术不同河蟹放养密度的的试验结果显示,每667m2放养300只河蟹是最适宜的放养密度,成活率、产量和大规格率最佳,经济收益最大,同时水质发生了一定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