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更是重点和难点。在全国还没有建立统一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情况下,青岛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山东半岛的龙头城市,率先构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具有十分现实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分引言、四章和结论,共六部分。引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对国内外有关食品安全管理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概括了本文的基本框架、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概述,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等概念进行界定,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向。第二章为构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国际经验及启示,概述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主要做法,阐述了构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主要经验,总结出了可供借鉴的启示。第三章为我国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历程,重点总结了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在构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方面的新实践、新进展,考察了国内部分中心城市的成功实践和经验。第四章为青岛市构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思路与对策,对青岛市近年来开展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简述,并结合发达国家、全国、国内先进城市的实践经验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从宏观政府管理和微观体系保障两个层面,论述了青岛市构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创建“全国食品最安全城市”的框架思路与对策措施。结论部分对全文观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陈述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对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和实践的发展阶段与特征、创建“全国食品最安全城市”的评价标准、构建区域性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以资为青岛市及其他中心城市的管理实践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