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樟脑酸为主配体的手性配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z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有机功能配合物具有诸多有价值的应用前景,而其中具有纯手性的功能配合物基于其在铁电特性、二次谐波发生、摩擦发光等方面的性质,具有较好的光储、信息传导等潜在的应用价值,同时在不对称催化、手性识别、对映体拆分等手性相关的方面也具有很好的潜在应用价值。通过对映体纯的手性有机配体与金属自组装,形成的配合物皆只具单一手性,是制备手性功能材料的主要方法。   正是基于以上因为,我们选取了对映体纯的D-樟脑酸(D-cam)为主配体,和中性配体,如对吡啶基三联吡啶(pytpy)和邻菲咯啉(phen)为辅助配体,与过渡金属自组装,通过水热和溶剂热的方法,得到了两个手性配合物:[Cu2(D-cam)3(pytpy)2](1)和[Zn3(D-cam)3(pytpy)3]n(2)。   配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P212121手性空间群,是一个双核配合物,并通过pytpy吡啶环间面对面式的π-π堆积作用,和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具有一定孔道的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是一维链状结构,其状如城墙但中问有一定弧度的凹陷,从c由方向看,形成“V”字型的水槽状。通过配体pytpy吡啶环间π-π堆积后,刚好两个凹槽相对,形成了具有较大孔洞的结构,其中孔洞结构占整个晶体空间的64%左右。孔洞大小约为23.162×8.084(A)2,具有一定的尺寸效应,所以,在吸附、手性识别、不对称催化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在这两个配合物中,樟脑酸根的配位模式比较单一:双单齿桥联或单齿端基配位。   性质研究表明,配合物1的热稳定性较好,290℃左右才开始失重:配合物2在较低温度(50℃)下就开始缓慢失重,但其主要骨架的分解也高达358℃。在对配合物1和2进行荧光分析时发现,两种配合物都是金属微扰的配体发光,配合物的最大发射较配体的都发生了稍微的红移。   配合物3和4是我们有目的地使用手性环状四核铜配合物[Cu4(D-cam)4(phen)4]·7H2O2外消旋的2-羟基丁酸进行拆分时得到的。我们设计实验的思路是,手性四核铜的环状配合物具有手性空腔,可以选择性的包络不同构型的2-羟基丁酸分子。然而2-羟基丁酸也具有较好的配位能力,破坏了四核铜的配位聚合物,形成了两个单核配合物[Cu(2-dtc)2]·D-cam(3)、[Cu(D-cam)2(phen)](4)。配合物3属单斜品系P21/c空间群;配合物4属于正交晶系P41212手性空间群,其可以通过苯环间π-π堆积作用,和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的超分子结构。   我们还合成了手性希弗碱配体D-(-)-1-对硝基苯基-1,3-丙二醇-2-水杨亚胺(L),利用其与Zn2+自组装,得到了一个子性单核配合物15。配合物15可以通过分子间氢键和苯环间的π-π弱作用组装成三维超分子结构。我们对配合物15进行了荧光特性、热稳定性等性质的研究。
其他文献
1972年,Brown首次发现Ph_2SnO_2CCCH_3具有抑制小鼠中肿瘤的生长作用,人们发现这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到20世纪末,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对2000多种有机锡化合物进行抗癌活性测定,发现许多有机锡化合物的抗癌活性均超过了临床上使用的顺铂。本论文中研究了双席夫碱配体含硅二烃基锡配合物,采用双酰肼类席夫碱与含硅二烃基二氯化锡反
兼具十元环和十二元环的孔道特征的MCM-22分子筛在多种反应中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性能,是一类很有特色的新催化材料。一直以来,在合成和催化应用方面都颇受研究者的关注。本论文
学位
学位
菲并吲哚里西啶生物碱是一类含有多甲氧基取代菲环骨架结构的生物碱,该类生物碱广泛的生物活性引起众多化学家和药物学家的极大兴趣。我们课题组首次发现该类生物碱具有很好
学位
在材料化学领域中,含氮杂芳环的共轭聚合物一直以来总是备受瞩目的。归功于它的新颖的物理化学性质,这些含氮杂芳环的共轭聚合物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应用。例如,异相催化、导电半导体、荧光材料、锂离子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方面。因此,在本文中,我们致力于设计和合成出了一系列的新型的含氮杂芳环的共轭聚合物。根据含氮杂芳环的共轭聚合物的具体特质,我们对其的性能研究有所侧重。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我们开发出了一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