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从海德格尔缠绕晦涩的话语表述中揭示其背后的审美动机,认为“悖论言说”构成了海德格尔以诗意世界对抗技术世界的表层象征,从而梳理出一条能够清晰展示其后期语言观并且贯通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阐释线索,找到了一个研究海德格尔后期语言观的新的视角。从本体论上看:“诗意存在”构成了人类存在的本源状态即“无”,所有建基于区分基础上的“有”首先在“无”那里找到根源;在认识论上认为:语言的本质在于审美性;悖论既是审美语言的基本特征,也是天、地、神、人四重整体世界的核心内涵;人类注定要生存在一个和周围世界既相互牵扯,又彼此分离的境域中,诗人和哲学家的使命就在于去显现这样一个悖论世界,于是“诗意言说”成为一道透射“无”之幽暗世界的亮光;而悖论的“诗意言说”正是通向诗意栖居的桥梁,海德格尔展示的这样一个方法,其意义甚至超过了他所提供的审美语言认识论思想,因为“诗意言说”不仅仅是方法,而且更是一种策略,这种策略在于海德格尔要以此消解人的主体性地位,即在“诗意言说”中淡化甚至颠覆人类认知、控制世界的企图,从而启示我们:“人”不过是世界中的一员。也正是因为此,海德格尔不仅从不清晰地、定义性地认知一个事物,而且当我们试图用“悖论”概括他的语言观时,是否也已经陷入到了他所反对的形而上学中?这既是阐释者的困境,更是海德格尔无法逾越的悖论。不过论者以为,“人”本身就是一个形而上学存在,更何况我们的概括能够得到海德格尔著作的支持。因此并非象他所讲的“道路而非著作”,对于阐释者而言,海德格尔的“说”既是道路也是著作! 论文结构分为五部分: 引言:提出问题并将海德格尔的言说语言的方式概括为“悖论言说”。第一部分:“悖论”的重新界定及“悖论言说”的表现。本部分从三个角度使用悖论:首先,古典修辞格的“悖论话语表述”,即表面上荒谬而实际上真实的陈述,但不是将悖论看作诗歌区别于其它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