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以来,幻想小说的创作与阅读如日中天。作为后起之秀,《哈利·波特》中丰富的幻想元素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试图通过对于其幻想元素的文本构成以及呈现方式的分析,指出它体现了原始思维与现代思维双向度的调和这一特征:魔法走下神秘的高架,“下行”到世俗生活当中;理性放弃垄断专权,“后退”到人类心灵感受力的左右。人类精神世界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在文本中形成一种相互对话、相互弥补、相互支撑的状态,共建起一个主体间性乌托邦。
第一章通过对于空间、时间、角色和道具等四个方面幻想元素的分析,揭示出罗琳是把原始文化包裹在一个现代性的组织结构中。一方面将现代生活魔幻化,使得日常生活与魔法处处挂钩;另一方面也将巫术思维技术化现实化,成为一种可以通过“爱”、“毅力”、“勇敢”等优秀的人类品质所学习掌握的能力。作者对于经典艺术形象和社会文化形象的挪用和戏仿给文本带来一种“对话”的特征。
第二章通过对于幻想元素呈现方式的分析提炼出“弄假成真”这一特征,指出罗琳调和了童话与小说两种文体,在虚拟与真实间精雕细琢出一座“真实”的魔幻大厦,带领读者以“信任”的心态逐步走进“与巫为邻”的小说格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传统穿越模式的改变使得第二世界与第一世界的主次位置有了变化,主动权被魔法世界牢牢掌控,暗含着罗琳对于幻想的极力推崇。
第三章结合前两章的文本分析,指出罗琳之所以在幻想元素的文本构成和呈现方式上都采用了多种调和手法,目的在于构建起一座主体间性乌托邦。将成人与儿童、现代性与自然性的关系从一元独立引入二元并存,这种具有后现代性的思维方式为遭遇现实困境的人们提供了一条可能性的出路。从而引申出《哈利·波特》的时代意义:在“渴求”与“缺失”两极间就是充满希望的幻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