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PM2.5长期暴露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但是,传统的大气污染健康风险评估以室外大气环境的PM2.5浓度表征人群暴露水平,忽视了城市不同微环境的污染水平空间差异以及人群在不同微环境的时间分布,可能导致所得的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偏离实际情况。本研究以苏州市为案例,在分季度实地调研基础上,获得不同属性人群在城市各微环境(室外、住宅、工作/学习)的时间-活动模式信息,用停留时间加权法计算了基于城市微环境的人群PM25暴露风险。同时,基于苏州市的人口分布以及卫星反演得到的PM2.5浓度分布等信息,应用能反映中国区域污染特征的综合暴露反应模型,计算了苏州市2000年和2010年由于PM2.5暴露造成的4种典型健康终端归因死亡人数。主要结论如下:i.M2.5浓度及其归因死亡人数在10年间显著增长,人为源对归因死亡的贡献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均超过90%)。全组分PM2.5年均浓度从2000年的49.49μg/m3上升至2010年的69.97μg/m3,4种健康终端总归因死亡人数从2000年的2718人上升至8757人。若仅考虑人口变化,浓度保持2000年水平,则2010年归因死亡人数达6693人;反之,则为5920人。可见,2000-2010期间,人口因素(总量的增长和区域分布变化)对苏州市年大气污染的健康影响更大。ii.苏州市辖六区的总归因死亡人数吴江区最高,从2000年的774人上升至2010年的2222人,归因死亡人数与各区常住人口呈现正相关关系,归因死亡风险(即二者之比)依次为:园区(2000年0.149%,2010年0.294%),姑苏区(0.114%,0.294%),高新区(0.121%,0.292%),吴江区(0.143%,0.295%),吴中区(0.144%,0.286%),相城区(0.136%,0.290%)。经济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具体体现在归因死亡人数最低的区从2000年的工业园区变为2010年的高新区。归因死亡人数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以人口密度最高的姑苏区和工业园区为中心,向周边逐渐减小,东中部普遍较高,西部水域较低。ⅲ.苏州城区居民的时间-活动模式(TAP)受人口属性(年龄、性别)、时间属性(假期、季节、工作日)的影响,表现出显著差异。总体而言,冬季和夏季室内活动时间占比较高,室外活动占比小,各年龄层男性室外活动时间通常高于女性,老年人高于适龄工作/学习人群,周末高于工作日。各属性人群在各个季节在室内停留时间均超过80%,在住宅微环境中的平均停留时间均超过60%(受职业和假期因素影响,<18岁人群的季节性波动最为显著;相比于其他人群在春季出现谷值,老年人群在冬季出现谷值,冬季的温度条件并未抑制老年人室外活动的积极性,而夏季这种促进作用则没有明显体现)。受生活习惯影响,不同属性的人群交通出行方式的选择也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交通工具的选择会影响居民室外活动暴露水平。iv.基于不同属性人群的人口分布和时间-活动模式,得到住宅微环境PM2.5暴露贡献在各个季节均超过60%,其他室内场所(除办公室和教室)次之,均超过10%。各微环境浓度及停留时间对总暴露量均产生重要影响。PM25微环境暴露与环境浓度暴露相比在各季节均下降约15-20%,定量反映出传统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偏倚,未来的暴露风险应该在考虑室外浓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室内外污染传递关系、室内污染源贡献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