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硅酸盐矿物分解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与硅酸盐矿物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y637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已有30多亿年的历史,它们广泛分布于地表或近地表的各种环境中。自然环境下矿物溶解、迁移和沉淀几乎都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反过来矿物也对微生物的生存繁衍产生影响,因此研究矿物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已经成为环境矿物学的一个热点。本实验通过研究细菌与硅酸盐矿物相互作用及作用机制可以丰富地球生物进化理论,特别是有关细菌在硅酸盐矿物风化和形成中的作用。本研究从南京江宁地区某钾矿区不同风化程度钾长石表面分离得到50株细菌,并通过菌株对钾长石的分解作用筛选得到2株高效分解硅酸盐矿物细菌为菌株028和Q32。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的序列测定和比较得出Q28、032均属于根瘤菌属(尺办/z06f/,/m spp.)。对功能菌株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Q28、Q32具有固氮、分泌IAA、产铁载体和表面活性剂的能力。研究环境因素对菌株生长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菌株Q28和Q32最适温度为28 oC,适宜pH为7.0.11.0,对高渗环境的比较敏感。菌株对重金属具有不同的抗性,菌株Q28在Pb2+、Cr2+、cu2’、Ni2+、Zn2+、cd2’条件下的致死浓度分别为1500、5、5、10、1000、10 mg-L’。;菌株Q32在Pb2+、Cr2+、Cll2’、Ni2’、Zn2+、Cd2+条件下的致死浓度分别为2000、5、10、20、2000、25 m~.L-1。菌株对抗生素也具有不同的抗性,菌株Q28在抗生素Str、Tc、Rif、Kn、Ap条件下的致死浓度分别为50、2、1、100、200mg.L-1;菌株Q32在抗生素Str、Tc、Rif、Kn、Ap条件下的致死浓度分别为100、50、1、100、200 mg.L-1,2菌株对利福平都敏感。采用三亲本杂交的方法成功地对菌株Q32进行了gfp基因标记,获得标记菌株Q32-gfp。研究表明,gfp在标记菌株Q32-gfp中稳定性良好。定殖试验表明,标记菌株Q32-gfp能够在钾长石和黑云母表面定殖。菌株与硅酸盐矿物相互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菌株Q28和Q32能够分解钾长石、白云母、黑云母、金云母多种含钾矿物;矿物能够促进细菌生长,菌体细胞形态发生变形,促进菌株分泌多糖和有机酸,并能引起多糖结构发生变化,增强络合作用;菌株对矿物颗粒大小在40目一100目分解能力差异不显著;菌株在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分解矿物,但分解效果不如摇瓶实验。菌株Q28、Q32的代谢产物(有机酸和多糖)都能侵蚀钾长石和黑云母,多糖在其中起主要作用,而且有机酸和多糖复合作用效果高于有机酸和多糖的单独作用。
其他文献
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是斜拉桥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而斜拉桥的设计也往往是从确定成桥状态开始的。关于确定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成桥状态的几种方法各有自己的优缺点,本文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到来,各国政府对节能问题都尤为关注。作为家用电器的主要设备,传统的定频空调由于其运行效率低下正逐渐被市场淘汰,而以节能、舒适等特点著称的新型变频
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技术(LDI-MS)能够准确、快速、方便直观地测定渣油的组分分子量分布。本文运用LDI-MS技术结合核磁共振氢谱测试了加氢反应前后轮古渣油各组分平均分子量和
基于ArcGIS Server以及Flex的富客户端技术,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设计开发了虚拟校园系统.该系统采用B/S架构,利用Papervision3D(PV3D)引擎实现校园全景图像的渲染;使用Flex的富
企业组织创新是企业组织系统演化的重要内容,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复杂性理论”为企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企业组织创新领域引入复杂性理论的思想与方法具有特
实施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题。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对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教师普遍缺乏对自己生命意义和成长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汇率的波动变幻莫测,企业面临着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风险,如何有效地应用避险方法与金融工具进行企业外汇风险的管理,是一个在实务操作中具有借鉴意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简称PAHs)具有强烈的致癌、致畸、致突变性,是一类持久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广泛存在于人类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土和结构材料界面性状的研究现状,包括界面单元、界面材料本构关系和界面性状的静、动力试验研究及其应用,简述了作者对该领域未来发展的一些想法。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是指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公共形象”,也就是主持人在观众心目中的印象和价置,它是观众对电视节目主持人外在形象的总体评价。笔者认为,主持人真实的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