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性纳米颗粒的新型磁共振T1-T2双模造影剂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ERY6805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具有安全无创、分辨率高、软组织对比度高、可实现三维成像和进行深度扫描的特征,在分子影像学和临床诊断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磁共振造影剂可分为T1造影剂和T2造影剂。T1造影剂可以提供亮信号,易于明确划分感兴趣区;Gd(Ⅲ)由于具有7个未成对电子而普遍用作T1造影组分,但临床常用的Gd-DTPA由于分子量小,导致体内循环时间很短。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SPIOs)是经典的乃造影剂,它的最大的缺点在于其固有的阴性造影效果和磁敏感伪影,所以临床上乃造影剂的应用仍十分局限。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策略来克服单模成像的局限性,T1-T2双模成像策略在这一需求下应运而生。磁共振双模成像策略的核心在于优势互补,力求提供互补的成像信息以大大提高诊断的精确性。磁性纳米颗粒不仅具有优良的磁学性质,而且具有良好的的生物安全性、表面可修饰性,因此基于磁性纳米颗粒的双模造影剂已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本论文中,我们围绕设计合成新型T1-T2双模态造影剂这一重要课题,主要完成了新型核壳结构Fe3O4/Gd2O3纳米立方体的合成与鉴定,测试了其弛豫效能r1和r2,并且在3.0 T下的小动物肝脏成像中证明了其作为T1-T2双模造影剂的能力。围绕该课题,我们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首先,我们通过高温热分解法一步合成了9 nm的基于Fe3O4纳米颗粒、在其近表面的壳层中嵌有Gd2O3组分的核壳结构的Fe3O4/Gd2O3纳米立方体。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SQUID等表征手段鉴定了Fe3O4/Gd2O3纳米立方体的结构和组成。其次,我们使用1.5 T磁共振成像系统测试了多巴胺包覆的Fe3O4/Gd2O3纳米立方体的r1和r1值分别高达45.24和186.51 mM-1S-1。最后,在3.0 T磁共振成像系统下,我们将合成的Fe3O4/Gd2O3纳米立方体成功应用于小动物肝脏部位的双模态成像。此外,我们在9.4 T超高场下评估了Fe3O4/Gd2O3纳米立方体的造影效果,发现其T2造影能力起主要作用。我们合成的结构独特的Fe3O4/Gd2O3纳米立方体相比于相似体积的球形纳米颗粒,具有更大的有效半径和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同时,Gd原子位于表层利于与水质子的相互作用及化学交换,Fe3O4和Gd2O3组分的嵌入式结构能够协同加强T1和T2弛豫。综上说明我们合成的核壳结构的Fe3O4/Gd2O3纳米立方体有望作为双模态造影剂广泛用于疾病诊疗。同时,其新颖的结构为新型双模造影剂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对福建含笑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含笑木材质轻,变形小,耐水湿,其气干密度0.473g/cm^3,基本密度为0.414g/cm^2,体积干缩系数为0.242,顺纹压强度为41.85MPa,抗弯强度为92.41MPa,综合强度为134.26MPa,接近中等。
恐怖音乐可以快速引起听者类似真实的威胁生命经历的情绪变化,程度严重的可产生类似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然而通过音乐研究相关情绪变化发生机制的报道非常有限,目前的研究
研究背景脓毒症是一个系统性的、机体对有害炎症的响应,严重脓毒症(急性器官功能障碍继发于确定或疑似感染)和脓毒性休克(严重脓毒症和液体复苏不可逆转低血压)。血小板减少
随着学科交叉的发展,科学家可以实现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内缺陷基因组的修复,基因治疗也逐步从体外实验向体内临床实验不断拓展。基因治疗是在体外事先对特定基因碱基对重排
目的 分析2014年7月31日-10月10日收治的132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并实施中医辨证施护.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采取的辨证施护措施.结果 132例
目的通过对比四种预处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内医务人员使用护目镜的防雾效果,从而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护目镜防雾预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纳米活性剂涂擦法、聚维
为了探讨土壤质地和pH值对节肢动物多度的影响,于2008年8月对车八岭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野外调查和采样,共捕获土壤节肢动物600头,隶属于6亚纲12目,其中以甲螨亚目的数量最多。
前言 近年来,超声造影剂及相关成像技术的研发都取得了飞跃性的进展,声学造影已成为超声医学发展研究领域中发展异常迅速的分支课题之一。因为在周围静脉内注射造影剂进行的
以土家族的“摆手舞”为例,分析解读了“摆手舞”这一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舞蹈对广大土家人民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影响,进而从教育功能的角度特别强调了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