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与课程的关系问题是教育领域内历久弥新的课题之一,课程理念能否付诸课程实践收获预期的课程效果,关键在于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教师与课程犹如终身伴侣,彼此不是主客二分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理解的对话关系。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教师课程理解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首先是教师的课程意识淡薄。教师理解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将预设的课程知识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理解课程仅仅作为达成课程目标的工具,教师游离于课程之外,教师的职责是复原课程设计者的意图,视课程为真理和权威。其次是教师的主体意识被遮蔽。教师课程理解过程中过分强调课程知识,导致教师自我和学生主体的缺失。最后,“控制”、“权威”和“话语霸权”充斥于课程实施的始终。课程实施过程就是忠实的将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基于以上问题展开本研究,该研究以文献分析法和诠释法为主,辅之以调查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本研究从诠释学的视角着眼解读教师课程理解,颠覆传统的课程观。课程不再只是预先设定的教学内容,而成为教师和学生的体验性文本,教师基于自身和学生经验对其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运作。需要明确的是,教师的个性化解读不是随意的、盲目的,而是基于课程文本,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对课程进行个性化的处理。美国课程学者施瓦布认为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是课程的四个构成要素,鉴于此,那么,教师在理解课程时就不能将目光只局限于教材,同时应该关注教师自我和学生。课程文本主要指课程标准和教材,理解课程标准就是要理解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教材是课程理念、课程内容的集中荟萃的结果,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与教师和学生关系最为密切,是课程内容的缩影,是沟通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因此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理所当然成了教师教学活动的核心,需要铭记的是核心并不是唯一。学生是教师课程理解时关注的另一个对象,学生的世界是丰富的、多元的,课本世界、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学生世界,教师需要对学生不同的世界加以关注,才能有效的加工课程,使课程具体化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教师,首先是一个人,具有独特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并没有义务绝对地去遵从你所阅读的课程文本,教师自身也需要被理解,被关注。教师理解课程文本时,需要具备明确的自我意识,需要关注自身的生活体验,进而彰显教师的自我价值。影响教师课程理解的因素主要有四大方面,教师自身、学生群体、课程本身以及现行的评价体系。教师课程理解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实践诠释学告诉我们,理解不是目的,理解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教师课程理解的内在诉求是使课程内容具体化于每一种特殊的教育情境,达到预期的课程效果。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笔者基于诠释学的视角认为,课程实施主要指的是教师的课程实施。所谓教师的课程实施是指教师与学生、课程策划者、课程文本和课程实践情境之间展开持续对话,从而达成共识生成意义的过程。课程实施的最基本方式就是对话,前见、平等和倾听是对话的三个基点,叙事和提问是对话的两大方式。从诠释学视角而言,提升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首先是要增强教师理解课程的意识;其次是培养教师的课程机智,增强教师对课程情境的敏感性,注重反思,加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