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绶及其文学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i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绶(1789-1840),字仲环,江苏元和(今苏州)人。道光十一年(1804)举人,后屡试不第,曾佐梁章钜与林则徐幕,其事迹见《清史列传》(卷七十三)、《明清江苏文人年表》等。朱绶早年以诗名吴中,后又以词著称于世,著作颇丰,主要有《知止堂诗录》十二卷、《知止堂词录》三卷、《知止堂文集》九卷(含补遗一卷)。本文主要以朱绶及其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梳理朱绶的生平、著述以及交游情况,全面解读朱绶的诗词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探讨朱绶文学创作与嘉道文坛的关系,力求全面客观地评价朱绶在清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绪言部分主要阐述文章选题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现状综述以及文章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一章对朱绶的字号、生平与著作进行考述。朱绶的字号情况较为复杂,为避免因字号问题给后来的研究者带来困惑,对其字号情况进行初步考证;生平考分三个阶段概述朱绶一生的际遇;著作考在全面搜集整理朱绶现存文学著作的基础上比较各版本的异同。第二章对朱绶的交游情况进行考述。从朱绶及其友人的作品集入手,主要分为吴中人士与其他友人两个部分,对与朱绶交往密切或对其文学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的友人的交游情况进行梳理。第三章以朱绶《知止堂诗录》(十二卷)为研究对象,主要分记事抒怀诗、山水行役诗、咏史怀古诗三个部分对朱绶诗歌内容进行分类研究,并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总结其诗歌的艺术特色。第四章以朱绶《知止堂词录》(三卷)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感怀词、亲友词、题画词、记游词四个部分具体分析其词作内容,并进一步考察其词作的艺术特色。第五章主要考察朱绶的文学创作与嘉道文坛的关系。其诗歌创作上对乾嘉诗风的扬弃,提出了辩证合理的诗学观点;词学创作上对吴中地域词学传统的继承以及对浙、常两派词学思想的融合,形成了颇具个人特色的词学风貌。结语部分对全文内容作出总结,客观地评价朱绶在清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论文附录部分为朱绶年谱,首次较为系统完整地对朱绶生平经历进行编年,力图更清晰地展现朱绶的人生轨迹和文学创作历程。
其他文献
穆旦是中国现代卓有成就的诗人和翻译家。非凡的经历,坎坷的人生使得穆旦的诗作时代跨度大,加之诗人将他的命运与时代风云紧密结合,使得他情绪的波动自然地投射在作品中,从他
晚明是我国商业出版高度发达的时期,江南地区成为中国重要的出版中心。其中南京的三山街聚集了众多书坊,车书楼即典型代表。考察车书楼的商业出版活动,可以从微观层面更加深
《西江诗法》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于公元1430年即明宣德五年编成。朱权于《西江诗法》序文中,论述诗法内容为江西元代文人诗法集成之作。实际上,《西江诗法》虽
何焯作为清初著名学者,无论是其考据还是对经史诗文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但现今对于何焯的研究大部分还是停留在文献学的角度,其文学方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尤
对网络搜索学术信息的评价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和认识网络学术信息评价的标准或尺度。文章采用规范研究方法,从信息本体、信息系统、信息用户和信息情境四个方
作为生动体现魏晋思想文化的经典作品,后人对《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的评点可谓络绎不绝。尤其是到了明代,评点这种批评形式日臻成熟,越来越多的人从评点角度出发对
鏊于在冲突发生后国际干预收效多时不够理想,因此,冲突前的努力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预防性外交”便是这种努力的重要途径。在联合国框架下的这种努力。通过安理会、大
随着中国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再加上中国经济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国内企业原来依靠人口红利获得的成本优势在逐步消退,当国
李纲是北宋末、南宋初有名的抗金名臣,是两宋之际伟大的民族英雄。但是历来对李纲的研究都注重他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身份,即使研究他的文学作品,也是集中在诗词方面,对赋及序跋
《齐东野语》是宋末元初遗民周密的经意之作,其中记载了国政要事、历史考证、读书交游、日常见闻等多方面的内容,尤其记录了众多与宋季士人有关的轶闻遗事。本文将立足《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