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迫使我们做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环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环境道德教育,对初中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使其树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环境道德观念,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多方面的需要。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将环境道德教育落到实处,是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文章第一部分对初中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认为对初中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需要,是学校德育开展的需要,是中学生个人品质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环境道德教育与思想品德课程目标、性质、功能的内在一致性,以及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对环境道德意识和行为养成的促进作用,因而对初中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切实可行。文章第二部分对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实施环境道德教育,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分析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环境道德内容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中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现状:中学生环境道德的认知水平较低、情感意识薄弱,学校缺乏正规化、制度化的环境道德教育、教育形式单一。针对教材和学生现状,从课堂教学的导入、讲授、课堂小结以及作业的布置中论述了如何渗透环境道德教育,达到教学目标。文章第三部分指出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从环境道德教育的地位、教师素养、教学方法的优化、学校与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四方面提出了改善建议,以期对学校环境道德教育的实施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