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已进入城镇化中期加速阶段,截止2012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已经突破50%。因农村集体土地不能直接参与市场流通,目前进入市场交易的农村土地只有被政府征用为国有土地。城镇化目标使促进城城市和农村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统筹发展,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但可能使农民的处境更糟。更严重的是,由于公平补偿不足,往往造成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这不会帮助解决城乡不平等,也不利于城镇化进程。 集体产业用地在广大农村地区是城乡经济发展和城镇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家建设征地制度和现有的土地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已建成区和新城经济飞速发展和中心城不断扩张饱和的现实需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正好可以有效缓解国有建设用地不足的窘境。 为解决农村地区集体产业用地使用质量普遍较差的问题,以北京市平原地区农村集体产业用地整合为切入点,对北京市平原农村地区11个典型乡、镇、村的集体产业用地进行案例调研,以问题为导向、空间叠置、因果比较等为主要分析方法,定性、定量分析探讨其深层空间组构特征,再通过座谈会进行主客观因素影响分析,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等分析结果做比较,以进一步确定影响北京市农村地区尤其是平原近郊区集体产业用地发展特点、运营及利用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文章在明确了研究内容和现状问题后,以合作博弈理论、精明增长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对集体产业用地主体间的矛盾关系进行分析研究。 结合产业类型与开发利用模式关联性的分析,其结果都表明北京市农村地区尤其是平原地区集体产业用地在空间形态布局、功能使用效率、人口调控与农民就业、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极大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集体产业用地是否高效利用、是否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文章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整合原则及目的,并重点阐述了农村地区集体产业用地的优化发展策略,从宏观法律、资金政策、监管机制和技术手段这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为验证所提出的优化措施的合理性及可行性,提出了基于城镇规划理论的大城市平原地区农村集体产业用地的具体优化措施,并进行应用,为各地特别是大城市平原地区农村集体产业用地空间发展整合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