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滴灌施肥智能化控制技术,是未来优质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趋势。确定作物的最佳灌溉模式和指导灌溉的传感器埋设深度对设施农业灌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温室内栽培试验,对不同灌水下限对番茄生理和生长的影响和指导番茄灌溉的土壤水分传感器最佳埋设深度进行研究。同时,对再生水短期滴灌对番茄品质和果实中重金属含量以及土壤的影响作了对比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开花坐果期控制灌水下限为60%fc(田间持水量),结果盛期为75%f<,C>,灌水上限为90%f<,C>,产量最高,达到了91.7t.hm<-2>,水分利用效率达到27.51 Kg.m<-3>,是比较适宜的灌水模式。随着根系向深层土壤的生长,单株根长密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成指数下降。番茄产量和直径小于1mm根长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关系,R<2>达到0.855。指导番茄灌溉的适宜传感器埋设深度为10-20cm,能很好的反映根区平均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趋势,10-20cm土壤含水率与计划湿润层内平均土壤含水率的决定系数在番茄开花坐果期和盛果期分别为0.9675和0.9217。再生水灌溉使番茄果实中维生素C、蛋白质、有机酸含量下降显著,果实中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跟清水灌溉相比无显著差异,就对环境的污染而言,可利用二级处理后的再生水作为短期灌溉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