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0年开始,各国对于外商直接投资的监管和限制措施的比例逐步增加,投资保护主义的力度不断增长。经历了2007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之后,投资保护主义更是不断加剧,国际投资保护主义正在抬头。文章首先明确了投资保护主义定义,投资保护主义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针对内向型FDI,东道国政府当局采取的预防或阻止国外直接投资者进入本国投资、逗留的新措施;另一种情况是针对外向型FDI,投资国政府当局要求本国企业将国外资产和业务转移到本国或阻止某些类型的对外投资的相关措施。接下来分析了投资保护主义产生的原因,及东道国政府对IFDI实施投资限制时主要从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考虑;然后结合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中集集团收购荷兰博格公司的案例分析投资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一一国家安全审查、市场垄断调查等。之后又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构建投资保护指数体系,采用OECD除以色列外的33个国家2010年的各项数据指标构建截面数据模型,揭示了OECD国家IFDI保护水平的形成机制及其政治、经济和制度因素。实证所得结论如下:OECD国家投资保护水平除了受传统贸易、投资理论分析框架中的失业率、人均GDP增长率、政府占GDP比重等因素影响外,还与其选民的经济技能、政治技能相关。选民经济技能越强,对IFDI政策越宽松,投资保护水平越低。除此之外,经济技能与政治技能相互作用也会对其IFDI政策产生影响。选民经济技能、政治技能双高时,更偏好于宽松的IFDI政策;选民经济技能低、政治技能高时,更偏好于严苛的IFDI政策。最后,根据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提出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