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载体,而资金的筹集和储备则关系到企业能否顺利展开生产、经营、投资等后续活动。在当前经济转型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形势下,上市公司融资问题理所当然地成为关注的焦点。然而,作为财务和金融领域十分重要的内容,资本结构即如何确定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却一直是困扰国内外学者的复杂问题。由于企业总是处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同阶段其财务特征和经营风险各不相同,相应地资本结构水平也有差异,如果对不同阶段的资本结构不加区分的考察,那么必然只能得到资本结构的模糊代表值。所以,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切入,研究不同阶段资本结构的差异和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研究问题以Berger, Udell的“金融成长周期理论”为逻辑起点,通过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不同学者关于企业生命周期因素与资本结构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只能表明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其资本结构有显著的差异,但是具体到每个周期的财务杠杆孰高孰低,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因此,笔者筛选2009-2013年沪深300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5年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和现金流组合符号二者相结合的方法来判断各样本公司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并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K-W等非参数检验工具、面板数据模型构建、主要变量替换指标等方法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以期检验企业金融周期理论倒“U”型规律对研究样本的适用性,及论证不同阶段资本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性,并根据面板模型回归结果对影响资本结构的各个因素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试图探寻造成不同阶段差异的原因。 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到了以下重要结论:(1)就资产负债率的均值和中位数而言,除2009年外,其他四个年份里均是成长期负债水平最高,成熟期次之,衰退期最低,总体呈现倒“U”型。证明企业金融周期理论倒“U”型规律对我国沪深300制造业资本结构变化趋势具有较强的适用性;(2)不管是参考资产负债率最小值、最大值和标准差的数据结果,还是根据K-W、中值、J-T非参数检验结果,均能证明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其资本结构特征有显著的差异,且成长期企业资产负债率高于成熟期和衰退期。另外,LSD检验更详细地描述了不同时期资本结构差异两两比较的具体状况:成长期与成熟期资本结构差异性在5年内均显著,而成长期与衰退期资产负债率水平的差异性在2010、2011、2012年较为显著。至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资本结构,无论哪一年均不显著;(3)根据含周期因素的面板模型回归结果显示,不仅周期因素本身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还使各控制变量对资本结构的解释程度略有提高。与此同时,方程的拟合程度有所提高,说明周期因素对企业资本结构水平的选择具有增量解释能力,且负债水平与成长期正相关,与成熟期负相关;(4)通过对各生命周期影响因素的横向和纵向分析,发现企业规模(SIZE)、盈利能力(GROWTH)、资产有形性(TANT)三个因素对资本结构产生正向作用,且变量解释程度在成熟期达到最大;非债务税盾与资本结构负相关,并随着企业成长和内部折旧资金不断积累,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力逐渐提高;然而,无论是收入增长率还是替换指标总资产增长率,均表明企业成长性对资本结构无显著性影响,这可能是因为成长中的企业虽然有融资需求,但由于信贷配给严重、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歧视而无法获得资金支持,也有可能是因为影响资本结构的其他因素如融资成本、税收政策、宏观经济变量等没有纳入模型而造成成长性这一变量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