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阶段是人生中的最重要的发展阶段,是接受新事物最为活跃的时期,青年人是推动国家稳步发展的主要力量,并肩负着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重任。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从思想上、政治上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坚持“两手抓、两手到要硬”的方针,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大学生是青年人的先锋队,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及知识层次的不断加深,其在社会的影响与地位日益显现,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及精神风貌将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接受信息、教育的来源日益丰富化,近年来,随着国际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世界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吸纳与排斥,融合与斗争,渗透与抵御并存。国内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等日益多样化;大学生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还存在腐败和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致使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严重偏差,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机构,部分高校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教育重要性和深远的现实意义认识不足,有简单化倾向。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重视理论的提高而忽视了社会实践带来的综合能力的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束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在目前已经开展社会实践的高校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导致大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很多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流于表面形式,缺乏多样性和活动深度,多年来社会实践形式不变,寄希望于短短几天的下乡活动、参观、走访或调研活动不能达到社会实践的核心目的,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提升也不能到位。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应在充分总结当今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开拓思路、创新模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国情、民情的教育和学习,使社会实践活动真正起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开展深刻教育的作用。为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新时代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长才干、提供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竞争与发展,本文以适应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现实教育为立足点,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在新形势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着眼于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对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探索研究。